“漂零只自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漂零只自存”全詩
習俗羞營利,甘貧恥受恩。
掛蓑秋樹濕,濯足晚溪渾。
欲訪齠年友,漂零只自存。
¤
分類:
作者簡介(楊基)
楊基(1326~1378)元末明初詩人。字孟載,號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樂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吳中(今浙江湖州),“吳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張士誠幕府,為丞相府記室,后辭去。明初為滎陽知縣,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讒奪官,罰服勞役。死于工所。楊基詩風清俊纖巧,其中五言律詩《岳陽樓》境界開闊,時人稱楊基為“五言射雕手”。少時曾著《論鑒》十萬余言。又于楊維楨席上賦《鐵笛》詩,當時維楨已成名流,對楊基倍加稱賞:“吾意詩境荒矣,今當讓子一頭地。”楊基與高啟、張羽、徐賁為詩友,時人稱為“吳中四杰”。
《方氏園居(七首)》楊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方氏園居(七首)》是明代詩人楊基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由來種瓜地,隨處即青門。
習俗羞營利,甘貧恥受恩。
掛蓑秋樹濕,濯足晚溪渾。
欲訪齠年友,漂零只自存。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方氏園居的景色和其所表達的思想情感。詩中表達了作者對于純樸生活和淡泊名利的追求,以及對于友誼和自我存在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于自然與人文的獨特感悟。以下是對每個句子的賞析:
1. "由來種瓜地,隨處即青門。"
這兩句表達了作者過去種植瓜果的經歷,隨處都是綠色的門戶,意味著他居住的地方自然環境優美。
2. "習俗羞營利,甘貧恥受恩。"
這兩句強調了作者對于傳統習俗的尊重和對利益追求的羞恥感,寧愿甘于貧窮也不愿意靠他人的恩賜生活。
3. "掛蓑秋樹濕,濯足晚溪渾。"
這兩句描繪了秋日樹上掛著雨蓑、晚上沐浴在湍急的溪水中的場景,表現了作者對自然的親近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4. "欲訪齠年友,漂零只自存。"
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于與老友重逢的渴望,同時也表現了作者在漂泊中只能依靠自己的命運。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以簡練而生動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自然、傳統和人際關系的思考,通過對生活中的細節描寫,展現了一種淡泊名利、追求自由和獨立的生活態度。
“漂零只自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āng shì yuán jū qī shǒu
方氏園居(七首)
yóu lái zhòng guā dì, suí chù jí qīng mén.
由來種瓜地,隨處即青門。
xí sú xiū yíng lì, gān pín chǐ shòu ēn.
習俗羞營利,甘貧恥受恩。
guà suō qiū shù shī, zhuó zú wǎn xī hún.
掛蓑秋樹濕,濯足晚溪渾。
yù fǎng tiáo nián yǒu, piāo líng zhǐ zì cún.
欲訪齠年友,漂零只自存。
¤
“漂零只自存”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