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風吹面雨霏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西風吹面雨霏微”全詩
鴻雁群翔營口實,鳧珝對立惜毛衣。
關河慘烈時將晚,原野蕭條葉自飛。
慚愧江湖一萍梗,厭聽咿軋響鄰機。
分類:
作者簡介(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后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并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并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后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于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又用前韻(二首)》劉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又用前韻(二首)》是明代詩人劉基所作的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西風吹面雨霏微,
片片浮云水上依。
鴻雁群翔營口實,
鳧珝對立惜毛衣。
關河慘烈時將晚,
原野蕭條葉自飛。
慚愧江湖一萍梗,
厭聽咿軋響鄰機。
譯文:
微弱的西風吹拂著臉龐,細密的雨點如霧般飄灑。
點點浮云停留在水面上,鴻雁成群在營口實地飛翔。
鳧珝(音fú xūn)相對站立,為珍惜毛衣而感嘆。
關河之間的殘酷時刻即將過去,原野荒涼,樹葉自由飄飛。
我為自己在江湖中的無足輕重而感到慚愧,厭倦聽到咿軋聲傳來自鄰近的機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表達內心情感,展現了明代社會中的一些現實問題。詩人運用風雨、浮云、鳥雁等自然元素,以及關河、原野等背景,創造了一種寂靜而凄涼的氛圍。
詩的前兩句描繪了西風拂面和雨霧飄灑的景象,給人一種寂靜、凄涼的感覺。浮云停留在水面上,既有穩定的一面,也有隨波逐流的一面,似乎與人們的命運有所呼應。
接下來的兩句,鴻雁群翔營口實,鳧珝相對立,表達了對自由和珍貴事物的珍惜之情。鴻雁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而鳧珝(指野鴨)卻在憂慮中相對站立,似乎擔心毛衣被人損壞。這種對珍貴事物的惜別之情,也可以理解為對純真、自由的懷念。
詩的最后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和失望。關河慘烈的景象即將過去,而原野荒涼,樹葉自由飄飛,暗示著社會的動蕩和人們的困境。詩人自謙于江湖中的無足輕重,感到慚愧,同時對機器發出的咿軋聲感到厭倦,似乎暗示了對現代化進程中帶來的喧囂和機械化的反思。
整首詩以自然景觀和個人情感為線索,抒發了詩人內心對自由、珍貴事物的向往,以及對社會現實的反思和不滿之情。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的結合,劉基成功地表達了他對時代的思考和對社會變遷的感嘆。
“西風吹面雨霏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òu yòng qián yùn èr shǒu
又用前韻(二首)
xī fēng chuī miàn yǔ fēi wēi, piàn piàn fú yún shuǐ shàng yī.
西風吹面雨霏微,片片浮云水上依。
hóng yàn qún xiáng yíng kǒu shí, fú xǔ duì lì xī máo yī.
鴻雁群翔營口實,鳧珝對立惜毛衣。
guān hé cǎn liè shí jiāng wǎn, yuán yě xiāo tiáo yè zì fēi.
關河慘烈時將晚,原野蕭條葉自飛。
cán kuì jiāng hú yī píng gěng, yàn tīng yī yà xiǎng lín jī.
慚愧江湖一萍梗,厭聽咿軋響鄰機。
“西風吹面雨霏微”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