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何日再京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中原何日再京華”全詩
將軍未報歌三箭,樂府從傳舞兩娃。
會見敵營如竹破,不應淮甸又兵加。
頻年寒食常為客,強索芳樽樂有涯。
分類:
作者簡介(張元干)

元干出身書香門第。其父名動,進士出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能詩。張元干受其家風影響,從小聰明好學,永泰的寒光閣、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讀書處。十四五歲隨父親至河北官廨(在臨漳縣)已能寫詩,常與父親及父親的客人唱和,人稱之“敏悟”。
《次友人書懷》張元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友人書懷》是宋代詩人張元干所作,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內心的苦悶和無奈之情。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腸斷春風楊柳花,
中原何日再京華。
將軍未報歌三箭,
樂府從傳舞兩娃。
會見敵營如竹破,
不應淮甸又兵加。
頻年寒食常為客,
強索芳樽樂有涯。
譯文:
內心痛苦,如同春風吹拂楊柳花,
何時才能再次回到繁華的中原。
將軍仍未回報三箭的戰功,
樂府詩歌中傳唱的舞蹈已有兩個娃娃。
一遇見敵營便如竹子般摧毀,
不料淮河之濱又有新的敵軍加入。
多年來,寒食節常作客他鄉,
強行索取美酒,歡樂終有盡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詩人內心的困境和憂愁,抒發了他對時局的痛心和憂慮。詩中的“腸斷春風楊柳花”一句,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悲傷和痛苦,春風吹拂的楊柳花也成為了一種凄涼的象征。作者對中原的思念和渴望,表達了他對故鄉的眷戀和希冀,同時也流露出對現實局勢的不滿。將軍未能回報功勛,樂府舞蹈已經演變成了兒童游戲,反映了戰功和文化的淪喪。詩中的敵營和淮甸敵軍的出現,使得作者的困境更加嚴重,增加了他的無奈和憂慮。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多年來在異鄉過寒食節的寂寞和孤獨,他強求歡樂,但卻知道歡樂是有限的,又何嘗不是一種無奈。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憂傷和對現實的反思。通過描繪戰爭、流離失所和文化衰敗等場景,展現了宋代社會的動蕩和詩人的苦悶。這首詩情感深沉,意境深遠,是一首表達內心苦悶的佳作。
“中原何日再京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ǒu rén shū huái
次友人書懷
cháng duàn chūn fēng yáng liǔ huā, zhōng yuán hé rì zài jīng huá.
腸斷春風楊柳花,中原何日再京華。
jiāng jūn wèi bào gē sān jiàn, yuè fǔ cóng chuán wǔ liǎng wá.
將軍未報歌三箭,樂府從傳舞兩娃。
huì jiàn dí yíng rú zhú pò, bù yīng huái diān yòu bīng jiā.
會見敵營如竹破,不應淮甸又兵加。
pín nián hán shí cháng wèi kè, qiáng suǒ fāng zūn lè yǒu yá.
頻年寒食常為客,強索芳樽樂有涯。
“中原何日再京華”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