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圣時時為一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賢圣時時為一中”全詩
雙旌不出閒春晝,大筆微吟綴祖風。
老矣交朋今日少,飄然游宦異鄉同。
杖藜約我過南浦,賢圣時時為一中。
分類:
作者簡介(劉子翚)

劉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學家。字彥沖,一作彥仲,號屏山,又號病翁,學者稱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劉韐子,劉子羽弟。以蔭補承務郎,通判興化軍,因疾辭歸武夷山,專事講學,邃于《周易》,朱熹嘗從其學。著有《屏山集》。
《次韻張守酴醾二首》劉子翚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張守酴醾二首》是宋代劉子翚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退食黃堂喜自公,
不妨幽興囑芳叢。
雙旌不出閒春晝,
大筆微吟綴祖風。
老矣交朋今日少,
飄然游宦異鄉同。
杖藜約我過南浦,
賢圣時時為一中。
詩意:
在退隱的黃堂中,我高興地自娛自樂,不妨叮囑花叢。雙旌不出,只在閑暇的春日白天,我拿起大筆,輕聲吟唱,繼承祖先的風韻。雖然年老交友少,但我仍然自如地游歷異鄉,與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度過。我拄著拐杖,約束著自己,前往南浦,賢圣的精神始終是我的準則。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娛自樂、退隱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在黃堂中自得其樂的心情。他享受孤獨的自由,不受世俗的羈絆。雖然年歲已高,交友的機會減少,但他仍然能夠在異鄉游歷,尋找志同道合的伙伴。作者用大筆書寫,微吟詩詞,展現出他對家族傳統的繼承和對文化傳承的重視。最后,他以賢圣的標準約束自己,表達出他對道德和價值觀的追求。整首詩詞展現了作者內心平和、超脫世俗的境界,以及對傳統文化和精神追求的執著。
“賢圣時時為一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zhāng shǒu tú mí èr shǒu
次韻張守酴醾二首
tuì shí huáng táng xǐ zì gōng, bù fáng yōu xìng zhǔ fāng cóng.
退食黃堂喜自公,不妨幽興囑芳叢。
shuāng jīng bù chū xián chūn zhòu, dà bǐ wēi yín zhuì zǔ fēng.
雙旌不出閒春晝,大筆微吟綴祖風。
lǎo yǐ jiāo péng jīn rì shǎo, piāo rán yóu huàn yì xiāng tóng.
老矣交朋今日少,飄然游宦異鄉同。
zhàng lí yuē wǒ guò nán pǔ, xián shèng shí shí wéi yī zhōng.
杖藜約我過南浦,賢圣時時為一中。
“賢圣時時為一中”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