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官府無公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太平官府無公事”全詩
郡當采石今沖要,船在烏江罷戰爭。
酒賤人家歌袴飲,地寬客子帶刀耕。
太平官府無公事,見說香凝燕初兵。
分類:
作者簡介(劉過)

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人,長于廬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蘇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應舉不中,流落江湖間,布衣終身。曾為陸游、辛棄疾所賞,亦與陳亮、岳珂友善。詞風與辛棄疾相近,抒發抗金抱負狂逸俊致,與劉克莊、劉辰翁享有“辛派三劉”之譽,又與劉仙倫合稱為“廬陵二布衣”。有《龍洲集》、《龍洲詞》。
《上劉和州》劉過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上劉和州》是宋代劉過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和州地區的景象和社會狀況,抒發了對太平盛世的向往。
詩詞的中文譯文:
戟外梅花角有聲,
使君心與月華明。
郡當采石今沖要,
船在烏江罷戰爭。
酒賤人家歌袴飲,
地寬客子帶刀耕。
太平官府無公事,
見說香凝燕初兵。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樸實而富有音韻美的語言描繪了和州的景象。"戟外梅花角有聲"表現出梅花在戰亂中依然傲然綻放的形象,形容了梅花的堅強和不屈。"使君心與月華明"意味著和州的官員心懷明亮的理想和追求,與皎潔的月光相呼應。"郡當采石今沖要"揭示了和州地區的采石業興盛,突顯了當地的經濟重要性。"船在烏江罷戰爭"則表明烏江上的船只不再用于戰爭,暗示了太平時期的到來。
接下來的兩句詩"酒賤人家歌袴飲,地寬客子帶刀耕"描述了社會的安定繁榮。酒價低廉,人們可以暢飲,家家戶戶都在歌唱喜悅之中。土地廣闊,游子們帶著農具耕種土地,生活無憂。這兩句詩借景抒情,展現了人們安居樂業的情景。
最后兩句詩"太平官府無公事,見說香凝燕初兵"表達了對太平盛世的向往。官府不再有繁重的公事,社會和諧安定。"香凝燕初兵"的意象,則意味著戰爭已經結束,和州即將迎來太平時期的開始。
整首詩詞通過對和州景象和社會狀況的描繪,折射出劉過對太平盛世的向往和期待,表達了對和平與繁榮的渴望,展示了對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對戰亂的厭惡。
“太平官府無公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ng liú hé zhōu
上劉和州
jǐ wài méi huā jiǎo yǒu shēng, shǐ jūn xīn yǔ yuè huá míng.
戟外梅花角有聲,使君心與月華明。
jùn dāng cǎi shí jīn chōng yào, chuán zài wū jiāng bà zhàn zhēng.
郡當采石今沖要,船在烏江罷戰爭。
jiǔ jiàn rén jiā gē kù yǐn, dì kuān kè zi dài dāo gēng.
酒賤人家歌袴飲,地寬客子帶刀耕。
tài píng guān fǔ wú gōng shì, jiàn shuō xiāng níng yàn chū bīng.
太平官府無公事,見說香凝燕初兵。
“太平官府無公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