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堂思公宛如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登堂思公宛如在”全詩
魯公之德人未知,其誰堂這張紫微。
繼公作郡五百載,登堂思公宛如在。
江南遺墨處處傳,魯公去作麻姑仙。
一杯相與借風月,但見云碧開池蓮。
紫微聲名今第一,歸上鸞臺應不日。
笑談千里無兵戎,臨川草木生春風。
他年道傍兒女說,不思魯公思張公。
分類:
作者簡介(韓元吉)
韓元吉(1118~1187),南宋詞人。字無咎,號南澗。漢族,開封雍邱(今河南開封市)人,一作許昌(今屬河南)人。韓元吉詞多抒發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賀新郎〕"病起情懷惡"等。著有《澗泉集》、《澗泉日記》、《南澗甲乙稿》、《南澗詩余》。存詞80余首。
《魯公堂》韓元吉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魯公堂》是韓元吉創作的一首宋代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魯公堂》
魯公之節非一死,
其誰碑之子曾子。
魯公之德人未知,
其誰堂這張紫微。
繼公作郡五百載,
登堂思公宛如在。
江南遺墨處處傳,
魯公去作麻姑仙。
一杯相與借風月,
但見云碧開池蓮。
紫微聲名今第一,
歸上鸞臺應不日。
笑談千里無兵戎,
臨川草木生春風。
他年道傍兒女說,
不思魯公思張公。
詩意和賞析:
《魯公堂》這首詩詞贊頌了魯公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并表達了對他的思念之情。
詩的開頭寫道:“魯公之節非一死”,意思是魯公的節操和品德不僅僅體現在他的死亡上,他的品德將被永遠銘記。接著提到“其誰碑之子曾子”,指的是曾子,他是碑文的撰寫者,將魯公的事跡刻在碑上,以供后人紀念。
接下來的兩句“魯公之德人未知,其誰堂這張紫微”表達了對魯公的德行和功績的贊美。魯公的德行被認為是無人能及的,他的功績被比作紫微星,象征著至高無上的榮耀。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魯公的永恒影響。他作為郡守已經服務了五百年,但即使他離世,人們仍然在登堂時能感受到他的存在,如同他仍然在人們心中。江南的文人墨客們紛紛傳頌著魯公的事跡,他的名聲傳遍了每一個角落。魯公辭官后成為了麻姑仙,以此表示他已經超凡脫俗。
詩的結尾部分表達了對魯公的追憶之情。詩人與魯公共飲一杯,借著風月之間的美景,感受到了魯公的存在。紫微星是當時最有聲望的星宿,詩中將魯公的聲名與之相提并論,顯示出他的卓越地位。最后兩句表達了魯公很快將回到鸞臺的天庭,這是對魯公功績的再次贊美。
整首詩詞通過對魯公的贊頌和追憶,展現了他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他的形象被塑造成一個偉大的人物,他的影響力超越了時間和空間,深深地影響了后人。詩人以魯公為楷模,表達了對他的敬仰和思念之情,并希望人們能夠像魯公一樣,保持高尚的品德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登堂思公宛如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ǔ gōng táng
魯公堂
lǔ gōng zhī jié fēi yī sǐ, qí shuí bēi zhī zǐ zēng zǐ.
魯公之節非一死,其誰碑之子曾子。
lǔ gōng zhī dé rén wèi zhī, qí shuí táng zhè zhāng zǐ wēi.
魯公之德人未知,其誰堂這張紫微。
jì gōng zuò jùn wǔ bǎi zài, dēng táng sī gōng wǎn rú zài.
繼公作郡五百載,登堂思公宛如在。
jiāng nán yí mò chǔ chù chuán, lǔ gōng qù zuò má gū xiān.
江南遺墨處處傳,魯公去作麻姑仙。
yī bēi xiāng yǔ jiè fēng yuè, dàn jiàn yún bì kāi chí lián.
一杯相與借風月,但見云碧開池蓮。
zǐ wēi shēng míng jīn dì yī, guī shàng luán tái yīng bù rì.
紫微聲名今第一,歸上鸞臺應不日。
xiào tán qiān lǐ wú bīng róng, lín chuān cǎo mù shēng chūn fēng.
笑談千里無兵戎,臨川草木生春風。
tā nián dào bàng ér nǚ shuō, bù sī lǔ gōng sī zhāng gōng.
他年道傍兒女說,不思魯公思張公。
“登堂思公宛如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