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上金絲應已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堂上金絲應已歇”全詩
千區歲儲妨種橘,百金春事廢觀漁。
北山煙霧迷歸轍,南陌風塵化客裾。
堂上金絲應已歇,豈惟蘭菊舊叢疏。
分類:
作者簡介(楊億)

楊億(974—1020)北宋文學家,“西昆體”詩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年十一,太宗聞其名,詔送闕下試詩賦,授秘書省正字。淳化中賜進士,曾為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氣節,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動。卒謚文,人稱楊文公。
《懷舊居》楊億 翻譯、賞析和詩意
《懷舊居》是宋代詩人楊億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武夷仙穴近吾廬,
斗鴨欄摧菌閣虛。
千區歲儲妨種橘,
百金春事廢觀漁。
北山煙霧迷歸轍,
南陌風塵化客裾。
堂上金絲應已歇,
豈惟蘭菊舊叢疏。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楊億對懷舊之情的思考和感慨。他描述了自己居住的地方靠近武夷山仙穴,但自己的居所卻破舊不堪。詩中描繪了一幅時光流轉的景象,歲月的積累導致了橘樹無法種植,春天的漁事也被廢棄了。北山的煙霧迷失了回家的路,南邊的大街上風塵彌漫,使得歸家的衣袍變得破舊。詩的最后,堂上的金絲已經凋謝,而蘭花和菊花的叢林也變得稀疏。
賞析:
《懷舊居》通過描繪作者居住的環境和周圍景物的變化,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歲月更迭的思考和感慨。詩中通過對武夷山仙穴和自己居所的對比,突出了自己的寂寥和破敗。通過描述橘樹無法種植和廢棄的漁事,詩人暗示了歲月的流逝和生活的變遷。北山煙霧的迷失和南陌風塵的化身,揭示出歸家的路途艱辛和社會的變遷所帶來的困擾。最后,堂上金絲的凋謝和蘭菊叢林的疏落,使得詩詞更加凸顯了時光的無情和歲月的流逝。
整首詩詞以懷舊之情為主題,通過描繪景物的變遷和蕭瑟的環境,抒發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歲月更迭的思考和感慨。它展示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以及對現實生活的失落和無奈。同時,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觀的描繪,詩人以細膩的筆觸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索。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堂上金絲應已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ái jiù jū
懷舊居
wǔ yí xiān xué jìn wú lú, dòu yā lán cuī jūn gé xū.
武夷仙穴近吾廬,斗鴨欄摧菌閣虛。
qiān qū suì chǔ fáng zhǒng jú, bǎi jīn chūn shì fèi guān yú.
千區歲儲妨種橘,百金春事廢觀漁。
běi shān yān wù mí guī zhé, nán mò fēng chén huà kè jū.
北山煙霧迷歸轍,南陌風塵化客裾。
táng shàng jīn sī yīng yǐ xiē, qǐ wéi lán jú jiù cóng shū.
堂上金絲應已歇,豈惟蘭菊舊叢疏。
“堂上金絲應已歇”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