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云暗不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繁云暗不開”全詩
叨臨萬室郡,驟致五風災。
大木行將拔,繁云暗不開。
自知蒙闇極,民吏竊相咍。
分類:
作者簡介(楊億)

楊億(974—1020)北宋文學家,“西昆體”詩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年十一,太宗聞其名,詔送闕下試詩賦,授秘書省正字。淳化中賜進士,曾為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氣節,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動。卒謚文,人稱楊文公。
《至郡累旬惡風》楊億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至郡累旬惡風》是宋代楊億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鄧禹功曹器,
馬周令長才。
叨臨萬室郡,
驟致五風災。
大木行將拔,
繁云暗不開。
自知蒙闇極,
民吏竊相咍。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災難降臨的景象,詩人借用了古代歷史上的兩位官員的名字來表達自己對時局的憂慮和對社會動蕩的觀察。鄧禹和馬周分別是兩位有才干的官員,他們來到這座郡縣,卻引發了連續累積的災難。大樹搖搖欲墜,濃云密布遮天蔽日。詩人自知時局陷入了極度的黑暗,百姓和官員們互相指責,形勢嚴峻。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直接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對當時社會動蕩和災難的觀察和擔憂。通過引用鄧禹和馬周這兩位歷史上有才干的官員的名字,詩人暗示了自己對現實中官員的期望和對領導者能力的渴望。然而,他們的到來卻帶來了連續不斷的災難,從搖搖欲墜的大樹和遮天蔽日的濃云中,可以感受到詩人對時局的憂慮和對社會秩序的擔憂。詩人自知時局已經陷入了極度的黑暗,百姓和官員們互相指責,形勢嚴峻。整首詩以簡潔而有力的語言描繪了社會動蕩和災難的景象,展示了詩人對時代的觀察和對社會運行的思考,同時也表達了對官員能力和治理能力的期望和擔憂。
“繁云暗不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ì jùn lèi xún è fēng
至郡累旬惡風
dèng yǔ gōng cáo qì, mǎ zhōu lìng cháng cái.
鄧禹功曹器,馬周令長才。
dāo lín wàn shì jùn, zhòu zhì wǔ fēng zāi.
叨臨萬室郡,驟致五風災。
dà mù xíng jiāng bá, fán yún àn bù kāi.
大木行將拔,繁云暗不開。
zì zhī méng àn jí, mín lì qiè xiāng hāi.
自知蒙闇極,民吏竊相咍。
“繁云暗不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