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薦鶚知音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金門薦鶚知音在”全詩
流年兩鬢生華發,宰邑全家住翠微。
九折坂長須叱馭,三聲猿苦莫沾衣。
金門薦鶚知音在,不到瓜時捧詔歸。
分類:
作者簡介(楊億)

楊億(974—1020)北宋文學家,“西昆體”詩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年十一,太宗聞其名,詔送闕下試詩賦,授秘書省正字。淳化中賜進士,曾為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氣節,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動。卒謚文,人稱楊文公。
《黃小著震知興元府南鄭縣》楊億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黃小著震知興元府南鄭縣》是宋代楊億創作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黃小著震知興元府南鄭縣》
藏室仙郎罷屬辭,
暑天驅傳出京畿。
流年兩鬢生華發,
宰邑全家住翠微。
九折坂長須叱馭,
三聲猿苦莫沾衣。
金門薦鶚知音在,
不到瓜時捧詔歸。
詩意:
這首詩詞以一位名叫黃小著的仙郎為主人公,描述了他辭去官職、離開京城,在南鄭縣過上寧靜生活的場景。詩人描繪了黃小著在歲月流轉中鬢發斑白的形象,同時表達了他在南鄭縣享受夏日清涼的愿望。詩中還提到了黃小著面臨的一些困難,如陡峭的九折山坡和一直擾人的猿聲,但他仍然保持堅定和淡泊的態度。最后兩句表達了黃小著期待得到官方表彰和回到京城的心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黃小著在南鄭縣的生活狀態的描繪。詩人通過描寫黃小著歲月的變遷、他面臨的困境以及黃小著對官方認可的渴望,表達了對生活的思考和對寧靜、淡泊生活的向往。
詩中的"藏室仙郎"指的是黃小著,"暑天驅傳出京畿"描述了黃小著因炎熱的天氣而離開京城,來到南鄭縣。"流年兩鬢生華發"表明黃小著已經年老,鬢發斑白,顯示了時間的流逝和歲月的沉淀。"宰邑全家住翠微"描繪了黃小著與家人在南鄭縣的寧靜生活。"九折坂長須叱馭,三聲猿苦莫沾衣"描述了黃小著面臨的困難和不便,但他仍然堅守初心,保持清靜的心境。"金門薦鶚知音在,不到瓜時捧詔歸"表達了黃小著期待得到官方認可和重用的心愿。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黃小著的境遇和心態,展現了作者對寧靜、淡泊生活的推崇,以及對人生追求的思考。它既有現實的意蘊,又有對理想生活的向往,給人以深思和啟示。
“金門薦鶚知音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áng xiǎo zhe zhèn zhī xìng yuán fǔ nán zhèng xiàn
黃小著震知興元府南鄭縣
cáng shì xiān láng bà shǔ cí, shǔ tiān qū chuán chū jīng jī.
藏室仙郎罷屬辭,暑天驅傳出京畿。
liú nián liǎng bìn shēng huá fà, zǎi yì quán jiā zhù cuì wēi.
流年兩鬢生華發,宰邑全家住翠微。
jiǔ zhé bǎn cháng xū chì yù, sān shēng yuán kǔ mò zhān yī.
九折坂長須叱馭,三聲猿苦莫沾衣。
jīn mén jiàn è zhī yīn zài, bú dào guā shí pěng zhào guī.
金門薦鶚知音在,不到瓜時捧詔歸。
“金門薦鶚知音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