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可與人鑒肺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正可與人鑒肺肝”全詩
不妨為我照毛發,正可與人鑒肺肝。
分類:
作者簡介(毛滂)
毛滂,字澤民,衢州江山人,約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有《東堂集》十卷和《東堂詞》一卷傳世。
《石頤山虎跑泉久渫不食仆至山中為浚治而去》毛滂 翻譯、賞析和詩意
《石頤山虎跑泉久渫不食仆至山中為浚治而去》是宋代詩人毛滂所作。這首詩描寫了一只老虎在石頤山的虎跑泉邊停留許久,不吃任何動物,最后離開山中為了治理泉水而去。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自洗苔膚一尺寒,
烏菟那復此蹣跚。
不妨為我照毛發,
正可與人鑒肺肝。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繪老虎在虎跑泉邊的行為,表達了對自然界生態平衡和環境保護的關注。詩人毛滂以虎作為形象,通過虎的行為來呼吁人們保護自然資源,遵循自然規律。詩中所述的老虎久居虎跑泉邊,卻不獵食,意味著它與其他生物和諧共處,尊重自然的秩序。最后,詩人提到虎離開山中是為了整治泉水,這也可以被理解為對環境保護的呼吁。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敬畏和呼吁。首兩句"自洗苔膚一尺寒,烏菟那復此蹣跚",通過描述老虎自我清潔的舉動,表現了它對潔凈環境的追求,與人類對環境衛生的重視相呼應。接下來的兩句"不妨為我照毛發,正可與人鑒肺肝",表達了詩人希望人們能夠從虎身上汲取教訓,反思人類自身的行為,保護自然環境,保持生態平衡。整首詩意境清新,表達了對大自然的景仰之情,同時也提醒人們要保護和珍惜自然資源。
這首詩詞的價值在于其簡練而富有想象力的表達方式,以及對自然環境的關注和思考。它通過運用寓言的手法,讓讀者在欣賞詩詞之余,也能從中獲得對生態保護的啟示。
“正可與人鑒肺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yí shān hǔ páo quán jiǔ xiè bù shí pū zhì shān zhōng wèi jùn zhì ér qù
石頤山虎跑泉久渫不食仆至山中為浚治而去
zì xǐ tái fū yī chǐ hán, wū tú nà fù cǐ pán shān.
自洗苔膚一尺寒,烏菟那復此蹣跚。
bù fáng wèi wǒ zhào máo fà, zhèng kě yú rén jiàn fèi gān.
不妨為我照毛發,正可與人鑒肺肝。
“正可與人鑒肺肝”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