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大陽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柳暗大陽津”全詩
薦誠祠后土,求福為蒸民。
展義王猷遠,推恩慶賜均。
千官陪漢祀,萬國奉虞巡。
仗衛明初日,郊原麗上春。
花飛函谷路,柳暗大陽津。
宿麥深藏雉,柔桑遠映人。
河流回二陜,山勢壯三秦。
簫鼓聞睢上,旌旗過渭濱。
天聲驚遠野,兵氣懾邊鄰。
在鎬皇歡洽,橫汾睿藻新。
周南慚滯跡,空想屬車塵。
分類:
作者簡介(寇準)

萊國忠愍公寇準(961-1023),字平仲。漢族,華州下邽(今陜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詩人。太平興國五年進士,授大理評事,知歸州巴東、大名府成安縣。累遷殿中丞、通判鄆州。召試學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館,為三司度支推官,轉鹽鐵判官。天禧元年,改山南東道節度使,再起為相(中書侍郎兼吏部尚書、同平章事、景靈宮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貶寇準衡州司馬,是時寇準病篤,詔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陽)任,病故于竹榻之上,衡州團練副使李迪迎寇準尸靈厝于衡州(今衡陽市)岳屏山花藥寺,妻子宋氏奏乞歸葬故里。皇佑四年,詔翰林學士孫抃撰神道碑,帝為篆其首曰“旌忠”。寇準善詩能文,七絕尤有韻味,今傳《寇忠愍詩集》三卷。
《和御制祀后土》寇準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御制祀后土》是宋代寇準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舉行盛大的祭祀儀式來祈求土地神的保佑和國家的繁榮。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臨晉迎清蹕,靈壇備克禋。
薦誠祠后土,求福為蒸民。
展義王猷遠,推恩慶賜均。
千官陪漢祀,萬國奉虞巡。
仗衛明初日,郊原麗上春。
花飛函谷路,柳暗大陽津。
宿麥深藏雉,柔桑遠映人。
河流回二陜,山勢壯三秦。
簫鼓聞睢上,旌旗過渭濱。
天聲驚遠野,兵氣懾邊鄰。
在鎬皇歡洽,橫汾睿藻新。
周南慚滯跡,空想屬車塵。
這首詩詞的詩意是表達了對土地神的崇敬和祈求。詩人描述了盛大的祭祀場面,描繪了前來參加祭祀的千官萬國,以及各種儀式和禮節。詩人希望通過這樣的祭祀儀式,祈求土地神保佑國家的繁榮和人民的幸福。
在描寫自然景觀方面,詩人運用了豐富的形象描寫,如函谷路上飛舞的花朵,大陽津處柳樹的陰影,宿麥中隱藏的野雞,遠處映射人影的柔桑樹等,展示了大自然的美麗和豐饒。
詩詞中還體現了國家的威儀和強盛,如明亮的早晨,美麗的郊原,以及行進中的旌旗和歌樂聲。然而,也透露出一絲戰爭的氣息,天聲驚擾了遠方的田野,兵氣讓邊境鄰國感到恐懼。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皇帝的稱贊和祝福,稱帝國歡洽,汾水中的睿智和莊嚴。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祭祀場景和自然景觀,展示了盛世的繁榮和國家的威儀,同時也透露了一絲戰爭的陰影,以及對皇帝的贊美和祝福。詩詞以其雄壯的氣勢和美麗的意象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展現了寇準的才華和宋代盛世的風貌。
“柳暗大陽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yù zhì sì hòu tǔ
和御制祀后土
lín jìn yíng qīng bì, líng tán bèi kè yīn.
臨晉迎清蹕,靈壇備克禋。
jiàn chéng cí hòu tǔ, qiú fú wèi zhēng mín.
薦誠祠后土,求福為蒸民。
zhǎn yì wáng yóu yuǎn, tuī ēn qìng cì jūn.
展義王猷遠,推恩慶賜均。
qiān guān péi hàn sì, wàn guó fèng yú xún.
千官陪漢祀,萬國奉虞巡。
zhàng wèi míng chū rì, jiāo yuán lì shàng chūn.
仗衛明初日,郊原麗上春。
huā fēi hán gǔ lù, liǔ àn dà yáng jīn.
花飛函谷路,柳暗大陽津。
sù mài shēn cáng zhì, róu sāng yuǎn yìng rén.
宿麥深藏雉,柔桑遠映人。
hé liú huí èr shǎn, shān shì zhuàng sān qín.
河流回二陜,山勢壯三秦。
xiāo gǔ wén suī shàng, jīng qí guò wèi bīn.
簫鼓聞睢上,旌旗過渭濱。
tiān shēng jīng yuǎn yě, bīng qì shè biān lín.
天聲驚遠野,兵氣懾邊鄰。
zài gǎo huáng huān qià, héng fén ruì zǎo xīn.
在鎬皇歡洽,橫汾睿藻新。
zhōu nán cán zhì jī, kōng xiǎng shǔ chē chén.
周南慚滯跡,空想屬車塵。
“柳暗大陽津”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