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來小雨猶十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朝來小雨猶十上”全詩
雖無峻嶺有修竹,不減山陰同放浪。
青門正爾堪邵平,云中何必須魏尚。
小池更廣勿近墻,畏與濁渠同滉漾。
分類: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再用韻和陳伯比二首二》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再用韻和陳伯比二首二》是宋代晁補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筑臺危可瞰坰牧,
朝來小雨猶十上。
雖無峻嶺有修竹,
不減山陰同放浪。
青門正爾堪邵平,
云中何必須魏尚。
小池更廣勿近墻,
畏與濁渠同滉漾。
譯文:
筑起高臺,可俯瞰遠處的牧場,
早晨的小雨依然不停。
雖然沒有險峻的山嶺,但有修竹,
和山陰的景色一樣美麗。
我正站在青門,覺得適合邵平的居住,
何必非要去云中的魏尚。
小池的面積更寬廣,不要靠近圍墻,
害怕與渾濁的渠水混為一體。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景物描繪和情感表達為主題,展現了晁補之對自然景色和人生境遇的感悟。
詩的前兩句描述了筑臺高處俯瞰坰牧的情景,清晨細雨不停,給人一種寧靜和安詳的感覺。雖然沒有險峻的山嶺,但有修竹點綴其中,表現了作者對自然山水的贊美和對平凡生活的欣賞。
接下來的兩句通過描述自己站在青門的位置,表達了對邵平這樣平凡生活的認同和欣賞。與此同時,作者對名利權勢的追求持有懷疑和淡漠的態度,認為云中的魏尚并不是必須的。
最后兩句以小池和濁渠作為對比,表達了作者對純凈和清澈的向往。小池面積更廣闊,而濁渠則沉浸在渾濁和混沌之中。這也可以理解為作者對人生境遇的態度,希望保持內心的清澈和純凈,不受外界的干擾。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和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境遇的獨特感悟。通過對比和細膩的描寫,詩中流露出對平凡生活的贊美和對純凈內心的追求,傳達了一種淡泊寧靜的人生態度。
“朝來小雨猶十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ài yòng yùn hé chén bó bǐ èr shǒu èr
再用韻和陳伯比二首二
zhù tái wēi kě kàn shǎng mù, zhāo lái xiǎo yǔ yóu shí shàng.
筑臺危可瞰坰牧,朝來小雨猶十上。
suī wú jùn lǐng yǒu xiū zhú, bù jiǎn shān yīn tóng fàng làng.
雖無峻嶺有修竹,不減山陰同放浪。
qīng mén zhèng ěr kān shào píng, yún zhōng hé bì xū wèi shàng.
青門正爾堪邵平,云中何必須魏尚。
xiǎo chí gèng guǎng wù jìn qiáng, wèi yǔ zhuó qú tóng huàng yàng.
小池更廣勿近墻,畏與濁渠同滉漾。
“朝來小雨猶十上”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