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語不可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世語不可名”全詩
詩豈世外語,世語不可名。
東坡憐此翁,同調但隔生。
形光來戶屨,真處人不驚。
得酒自醒醉,放意無虧成。
分類: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三》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三》是晁補之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表達了對陶淵明的贊賞和對世俗之外的生活態度。以下是我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陶公群于人,而無人之情。
詩豈世外語,世語不可名。
東坡憐此翁,同調但隔生。
形光來戶屨,真處人不驚。
得酒自醒醉,放意無虧成。
詩意:
這首詩以陶淵明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陶淵明的敬佩之情,認為陶淵明的詩作超越了世俗的言辭,難以用常規的語言來形容。作者自稱東坡,表示自己與陶淵明在詩歌創作上有相同的心境,但因時代不同而隔離開來。陶淵明的形象出現在晁補之的門前,而真正的陶淵明并未造成驚訝,因為他的精神和思想已經超越了塵世的喧囂。通過享受酒的樂趣,晁補之認為自己在放縱自我的同時并沒有損害到自己的本性。
賞析:
這首詩以陶淵明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陶淵明的崇敬和贊賞之情。陶淵明被稱為東坡,這是因為晁補之自認為自己與陶淵明在詩歌創作上有相同的心境,但由于時代的不同,他們之間有一道隔閡。作者認為陶淵明的詩作超越了世俗的言辭,難以用常規的語言來描述,因此稱陶淵明的詩不屬于世間的言談。當陶淵明的形象出現在作者的門前時,并沒有引起驚訝,因為陶淵明的精神和思想已經超越了塵世的喧囂。通過飲酒,作者感到自己在放縱自我、追求自由的同時,并沒有背離自己的本性,而是達到了一種完美的境界。
這首詩表現了晁補之對陶淵明的崇敬和對超脫塵世生活的向往。作者認為詩歌應該超越俗世的語言,達到一種無法言表的境地。他將自己與陶淵明相提并論,認為他們有著相似的心境,但又因時代的不同而無法真正相遇。通過描繪陶淵明的形象和飲酒的情節,作者表達了對自我解放和追求真實自我的渴望。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對陶淵明的贊美,表達了作者對超越塵世的詩歌和生活態度的追求。它展示了晁補之對自我解放和追求真實自我的渴望,讓讀者感受到詩人對美好生活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世語不可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ǐn jiǔ èr shí shǒu tóng sū hàn lín xiān shēng cì yùn zhuī hé táo yuān míng sān
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三
táo gōng qún yú rén, ér wú rén zhī qíng.
陶公群于人,而無人之情。
shī qǐ shì wài yǔ, shì yǔ bù kě míng.
詩豈世外語,世語不可名。
dōng pō lián cǐ wēng, tóng diào dàn gé shēng.
東坡憐此翁,同調但隔生。
xíng guāng lái hù jù, zhēn chù rén bù jīng.
形光來戶屨,真處人不驚。
dé jiǔ zì xǐng zuì, fàng yì wú kuī chéng.
得酒自醒醉,放意無虧成。
“世語不可名”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