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全疑渤澥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信全疑渤澥空”全詩
千年浪說鴟夷怒,一信全疑渤澥空。
寂靜最宜聞夜枕,崢嶸須待駕秋風。
尋思物理真難測,隨月虧圓亦未通。
分類:
《和江上觀潮》蔡襄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和江上觀潮》
作者:蔡襄
朝代:宋代
地卷天回出海東,
人間何事可爭雄。
千年浪說鴟夷怒,
一信全疑渤澥空。
寂靜最宜聞夜枕,
崢嶸須待駕秋風。
尋思物理真難測,
隨月虧圓亦未通。
中文譯文:
大地卷起天空歸于東海,
人間何事可與爭奪權威?
千年的浪潮訴說著古代英雄的憤怒,
一封信讓人們全然懷疑渤海和澥浮空。
寧靜的夜晚最適宜聆聽與枕頭為伴,
壯麗的景象必須等待秋風的駕駛。
思索自然的奧妙實在難以測度,
就像月亮的圓缺變化也未被完全理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學家蔡襄的作品,以觀潮之景為題材,抒發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首句描繪了大地卷起天空回歸東海的壯麗景象,表達了自然界的遼闊和無窮的力量。接著詩人問道:“人間何事可爭雄”,表達了對人類爭斗和權力爭奪的淡薄態度,強調了人與自然、人與宇宙的微小和渺小。
接下來的兩句“千年浪說鴟夷怒,一信全疑渤澥空”是對歷史的回顧和對現實的反思。詩中的“千年浪”指的是歷史的洪流,而“鴟夷”則是古代英雄的象征,表達了歷史上英雄們的憤怒和怨憎之情。然而,一封信的傳來使人們對歷史產生了懷疑,渤海和澥浮也變得空無一物,這句詩意味深長地表達了對歷史真相的質疑和對現實的無奈。
接下來的兩句“寂靜最宜聞夜枕,崢嶸須待駕秋風”展現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對壯麗景象的向往。夜晚的寂靜最適合思考與反思,而壯麗的景色需要等待秋風的驅動,這既是對自然規律的敬畏,也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的贊美和對自己境界的追求。
最后兩句“尋思物理真難測,隨月虧圓亦未通”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奧秘的思索和對人類認知的局限性的感慨。詩人認為,思索自然的奧妙是極其困難的,就像月亮的圓缺變化一樣,人們對其仍未完全理解透徹。
整首詩以觀潮之景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思考人生哲理,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歷史和人生的感慨與思索。在對自然的描述中,蔡襄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和無窮力量,強調了人類在宇宙中的微小和渺小;而在對人類的思考中,他質疑了權力爭奪和歷史真相,并表達了對自然美和人類認知的追求。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蔡襄對自然和人生的獨特見解,同時也引發了讀者對自然、歷史和人生的思考。它是一首具有哲理意味的詩作,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抒發個人情感,引發讀者對人類與自然、現實與歷史的思索和思考。
“一信全疑渤澥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jiāng shàng guān cháo
和江上觀潮
dì juǎn tiān huí chū hǎi dōng, rén jiān hé shì kě zhēng xióng.
地卷天回出海東,人間何事可爭雄。
qiān nián làng shuō chī yí nù, yī xìn quán yí bó xiè kōng.
千年浪說鴟夷怒,一信全疑渤澥空。
jì jìng zuì yí wén yè zhěn, zhēng róng xū dài jià qiū fēng.
寂靜最宜聞夜枕,崢嶸須待駕秋風。
xún sī wù lǐ zhēn nán cè, suí yuè kuī yuán yì wèi tōng.
尋思物理真難測,隨月虧圓亦未通。
“一信全疑渤澥空”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