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旁啁哳兒童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道旁啁哳兒童說”全詩
遣愁白墮須行甕,報喜鳥邪又滿車。
老屋打頭思釣隱,健艫銜尾認詩家。
道旁啁哳兒童說,有腳陽春向浣花。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又答孫正叔》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又答孫正叔》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萬里西風雁影斜,
平安書到魯家沙。
遣愁白墮須行甕,
報喜鳥邪又滿車。
老屋打頭思釣隱,
健艫銜尾認詩家。
道旁啁哳兒童說,
有腳陽春向浣花。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生活場景,表達了詩人洪咨夔的情感和思考。詩人通過描寫西風吹動著千里長空中雁的傾斜影子,傳遞了遠方消息的平安書到達了魯家沙,給人帶來了喜悅和安慰。在愁苦之時,將愁憂放入白色的陶甕中,使其消散。而好消息則如鳥兒邪惡一樣滿載而來。詩人回憶過去,老屋成了他思考隱逸與釣魚的地方,健康的船則象征著他有詩的家。路旁的啁哳聲中,孩童在說著有腳的陽春向浣花的消息,這是一種希望和新生的象征。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和生活場景為依托,通過細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西風和雁影傾斜的描繪,形象地展示了遠方消息的傳遞,平安的書信到達帶來了喜悅和安慰。同時,詩人運用了對比手法,將愁憂遣送入白墮甕中,使其煩惱消散,而好消息則如鳥兒滿載而來。這種對比描寫凸顯了詩人對于人生苦樂的體悟與對未來的期待。
詩人回憶了老屋作為思考隱逸和釣魚之地的象征,以及船的健康與詩人自身的身份認同。通過這些場景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自然與人文的熱愛和對自身處境的思考。最后,詩人以啁哳聲中兒童的話語作為結尾,表達了希望與新生的象征。陽春和浣花的形象,給人以美好和活力的感受,也暗示著未來的希望和新的開始。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和對比手法,展示了詩人對于人生的思考和對未來的期待,同時表達了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通過自然景物和生活場景的描繪,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思考融入其中,給人以啟發和共鳴。整首詩詞流暢優美,意境深遠,展示了洪咨夔的詩人才華和對生活的感悟。
“道旁啁哳兒童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òu dá sūn zhèng shū
又答孫正叔
wàn lǐ xī fēng yàn yǐng xié, píng ān shū dào lǔ jiā shā.
萬里西風雁影斜,平安書到魯家沙。
qiǎn chóu bái duò xū xíng wèng, bào xǐ niǎo xié yòu mǎn chē.
遣愁白墮須行甕,報喜鳥邪又滿車。
lǎo wū dǎ tóu sī diào yǐn, jiàn lú xián wěi rèn shī jiā.
老屋打頭思釣隱,健艫銜尾認詩家。
dào páng zhāo zhā ér tóng shuō, yǒu jiǎo yáng chūn xiàng huàn huā.
道旁啁哳兒童說,有腳陽春向浣花。
“道旁啁哳兒童說”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
韻腳:(仄韻) 去聲八霽 (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