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裹燋糟節物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蒸裹燋糟節物來”全詩
金釵短笠風聲接,蒸裹燋糟節物來。
雞喚客程三老起,雁將歸夢五更回。
白云飛處西湖近,應買霜螯試潑醅。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風定舡開夜泊柳子口上到荊州尚三程》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風定舡開夜泊柳子口上到荊州尚三程》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遠江平眼為開,
楚樓西畔即陽臺。
金釵短笠風聲接,
蒸裹燋糟節物來。
雞喚客程三老起,
雁將歸夢五更回。
白云飛處西湖近,
應買霜螯試潑醅。
詩意:
詩人描述了自己的夜晚旅程。他停船在柳子口,這是離開荊州的路上的一個地方。他觀察到遠山和平靜的江水,感受到夜晚的寧靜。他停在楚樓西畔,這里是陽臺的位置,可以俯瞰江景。金釵的女子穿著短笠,風聲傳來,給他帶來了一種接觸自然的感覺。他還品嘗到了蒸糟和燋糟,這是當地特產,富有節日的氣氛。清晨,雞鳴聲喚醒了旅客,三位老人起床繼續旅程。隨著黎明的臨近,雁群開始回歸,這也讓他想到自己的夢境。最后,他提到白云飄蕩在西湖上空,意味著離西湖已經很近了。他建議買一些螯螯(一種螃蟹),并潑在醅(一種酒)上,以增添美味。
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寫夜晚旅行的場景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繪和巧妙的表達,展示了詩人對自然景觀和人文氛圍的感受。詩人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山、江、樓臺等景物,使讀者仿佛置身于夜晚的江畔之中。他用金釵和短笠來描述女子的裝束,通過風聲的描寫,使讀者感受到了夜晚的涼爽和自然的氣息。蒸糟和燋糟的描繪則增添了詩詞的節日氛圍和地方特色。
詩詞的后半部分,通過雞喚和雁歸的描寫,展示了時間的流轉和旅行的繼續。白云飛處西湖近的描寫,使讀者感受到了詩人接近目的地的喜悅和期待。最后一句提到買霜螯試潑醅,不僅給讀者帶來了味覺上的享受,也暗示了詩人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詩詞語言簡練、意境優美,通過細膩的描繪和巧妙的表達,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在夜晚旅行中的情感和心境,同時也展示了當時的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
“蒸裹燋糟節物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ēng dìng chuán kāi yè pō liǔ zǐ kǒu shàng dào jīng zhōu shàng sān chéng
風定舡開夜泊柳子口上到荊州尚三程
shān yuǎn jiāng píng yǎn wèi kāi, chǔ lóu xī pàn jí yáng tái.
山遠江平眼為開,楚樓西畔即陽臺。
jīn chāi duǎn lì fēng shēng jiē, zhēng guǒ jiāo zāo jié wù lái.
金釵短笠風聲接,蒸裹燋糟節物來。
jī huàn kè chéng sān lǎo qǐ, yàn jiāng guī mèng wǔ gēng huí.
雞喚客程三老起,雁將歸夢五更回。
bái yún fēi chù xī hú jìn, yīng mǎi shuāng áo shì pō pēi.
白云飛處西湖近,應買霜螯試潑醅。
“蒸裹燋糟節物來”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