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亡螢苑迷樓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興亡螢苑迷樓夢”全詩
精采只消些子雨,腰肢無著許多春。
興亡螢苑迷樓夢,榮辱孤山麯院塵。
醒眼年來渾看破,萬緣分定不須顰。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柳》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柳》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天機日與物華新,
嫵綠柔黃觸撥人。
精采只消些子雨,
腰肢無著許多春。
興亡螢苑迷樓夢,
榮辱孤山麯院塵。
醒眼年來渾看破,
萬緣分定不須顰。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四季變遷的美麗景色以及人生的興衰榮辱。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對歲月流轉的感慨和對人生的思考。他認為天地之間的變化是天機的運行,而自然的繁華是物華的展現。然而,這些美景如同柳樹一般柔婉而短暫,只能在雨季中稍縱即逝,而人們的生命也如同柳樹一樣,短暫而脆弱。
詩中還涉及了興衰的主題,描述了興盛的花園逐漸荒廢,高樓的夢想迷失,以及孤山上庭院的榮辱塵埃。然而,詩人醒悟于人生的真相,他認為過去的歲月使他的眼睛清醒,看破了世事的無常。他相信命運已經注定,不需要為萬事糾結不安。
賞析:
《柳》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物和人生的變遷,通過柳樹作為意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詩人通過對柳樹的描繪,展示了自然界中的美與短暫,以及人生的興盛與衰退。他的觀察和思考使他對人生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他認為人生的命運已經注定,不必為一切糾結不安。整首詩詞以抒發詩人的感慨和思考為主線,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和哲理。
“興亡螢苑迷樓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ǔ
柳
tiān jī rì yǔ wù huá xīn, wǔ lǜ róu huáng chù bō rén.
天機日與物華新,嫵綠柔黃觸撥人。
jīng cǎi zhǐ xiāo xiē zǐ yǔ, yāo zhī wú zhuó xǔ duō chūn.
精采只消些子雨,腰肢無著許多春。
xīng wáng yíng yuàn mí lóu mèng, róng rǔ gū shān qū yuàn chén.
興亡螢苑迷樓夢,榮辱孤山麯院塵。
xǐng yǎn nián lái hún kàn pò, wàn yuán fèn dìng bù xū pín.
醒眼年來渾看破,萬緣分定不須顰。
“興亡螢苑迷樓夢”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