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六載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皇帝六載冬”全詩
高風動縉紳,盛事爭誦讀。
向來進匪銳,今退那得速。
皇帝六載冬,熏燎郊再卜。
均厘際蓋壤,赍予首耆宿。
煌煌舊使星,密映紫微北。
要令對青黎,聊復寓天祿。
人言驥雖老,萬馬未易逐。
方為帝者師,敢請罷辟谷。
魯公從周公,榮哉佩聯玉。
分類:
《次韻張安國二首》周必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次韻張安國二首》
作者:周必大
朝代:宋代
子房思赤松,
冠掛帶不束。
高風動縉紳,
盛事爭誦讀。
向來進匪銳,
今退那得速。
皇帝六載冬,
熏燎郊再卜。
均厘際蓋壤,
赍予首耆宿。
煌煌舊使星,
密映紫微北。
要令對青黎,
聊復寓天祿。
人言驥雖老,
萬馬未易逐。
方為帝者師,
敢請罷辟谷。
魯公從周公,
榮哉佩聯玉。
中文譯文:
子房思念那顆紅松,
頭戴的冠冕無法束縛。
高風吹動著縉紳服飾,
盛大的場面爭相誦讀。
過去一直在進取,鋒芒畢露,
如今卻退縮得何其之快。
六年皇帝的冬天,
再次熏燎郊野進行卜辭。
為了平衡和調和各個領域,
我愿把我所擁有的獻給那些有智慧的長者。
輝煌的古代使星,
密密麻麻地映照著北方的紫微星座。
希望能讓人們與青黎一同對話,
讓他們重新感受到天命的榮祿。
人們說驥馬雖然年老,
但仍然無法被萬馬所超越。
身為帝王的導師,
我敢請辭退離辟的生活。
魯公效法周公的榜樣,
佩戴著聯玉,充滿了榮耀。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周必大的作品,以次韻張安國二首為題。詩中運用了典故和象征手法,表達了作者對時事和官場的思考和觀察。
詩的開頭,子房思念著紅松,意味著作者思念著那些高尚的品質和志向。冠掛帶不束,表示作者不愿受到束縛和拘束,希望追求自由和進取。
接下來的幾句描繪了官場風云和社會盛況,高風動縉紳,盛事爭誦讀。這里通過動態的詞語和形容詞,展示了官場上激烈的競爭和繁忙的場面。
然而,在進退之間,作者提出了反思。過去一直在進取,鋒芒畢露,但如今卻退縮得很快。這可能是對個人遭遇或者是對整個時代局勢的感慨。
接下來的幾句,皇帝六載冬,熏燎郊再卜,抒發了對朝政的擔憂和對未來的預測。熏燎郊再卜,可能指的是進行卜辭以探測吉兇,表達了對國家前途和命運的關切。
詩的后半部分,作者表達了對平衡和和諧的追求,希望能夠平衡各個領域的利益,將自己的智慧和財富奉獻給那些有智慧的長者。煌煌舊使星,密映紫微北,描繪了星空中璀璨的使星和北方紫微星座的壯麗景象,暗示著希望能夠有智者來引導和平衡社會。
詩的最后幾句,人言驥雖老,萬馬未易逐,表達了作者對自身價值和能力的自信,即使年老,也能夠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方為帝者師,敢請罷辟谷,表示作者愿意放棄避世的生活,甘愿擔負起帝王的責任和教化的使命。
最后一句,魯公從周公,榮哉佩聯玉,以周公和魯公為例,表達了作者追求榮耀和追隨先賢的心愿。
整首詩通過對官場和社會現象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進退之間的思考和對社會和個人角色的思索。詩中運用了典故和象征手法,以及形象生動的語言,展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詩意豐富,值得欣賞和品味。
“皇帝六載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zhāng ān guó èr shǒu
次韻張安國二首
zǐ fáng sī chì sōng, guān guà dài bù shù.
子房思赤松,冠掛帶不束。
gāo fēng dòng jìn shēn, shèng shì zhēng sòng dú.
高風動縉紳,盛事爭誦讀。
xiàng lái jìn fěi ruì, jīn tuì nà de sù.
向來進匪銳,今退那得速。
huáng dì liù zài dōng, xūn liáo jiāo zài bo.
皇帝六載冬,熏燎郊再卜。
jūn lí jì gài rǎng, jī yǔ shǒu qí sù.
均厘際蓋壤,赍予首耆宿。
huáng huáng jiù shǐ xīng, mì yìng zǐ wēi běi.
煌煌舊使星,密映紫微北。
yào lìng duì qīng lí, liáo fù yù tiān lù.
要令對青黎,聊復寓天祿。
rén yán jì suī lǎo, wàn mǎ wèi yì zhú.
人言驥雖老,萬馬未易逐。
fāng wèi dì zhě shī, gǎn qǐng bà bì gǔ.
方為帝者師,敢請罷辟谷。
lǔ gōng cóng zhōu gōng, róng zāi pèi lián yù.
魯公從周公,榮哉佩聯玉。
“皇帝六載冬”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