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壑分煙高復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萬壑分煙高復低”全詩
此中只欠陳居士,千仞崗頭一振衣。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題江參山水橫軸畫俞秀才所藏二首》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江參山水橫軸畫俞秀才所藏二首》是宋代陳與義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萬壑分煙高復低,
人家隨處有柴扉。
此中只欠陳居士,
千仞崗頭一振衣。
詩意:
這幅畫描繪了江參山的景色,山峰起伏,煙霧繚繞。人們的房屋隨處可見,每家都有柴門。然而,在這幅畫中,只缺少了陳居士的身影,他獨自站在千仞高崗上,振衣而行。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江參山的壯麗景色,以及陳居士的孤獨形象。詩中的"萬壑分煙高復低"形象地描述了山脈的起伏和煙霧的彌漫,給人以壯麗的視覺感受。"人家隨處有柴扉"表明了人們在這片山水之間的居住,展現了人煙稠密的景象。然而,詩人通過"此中只欠陳居士"的表述,強調了陳居士的獨特性和與眾不同的存在。他站在千仞高崗上,振衣而行,象征他追求獨立自主、超脫塵世的境界。整首詩以景物的描繪為背景,通過對陳居士形象的烘托,表達了詩人對于追求獨立精神和自由境界的推崇和贊美。
這首詩詞通過景物的描繪和人物形象的烘托,展現了山水之間的壯麗景色和陳居士的孤獨形象,既凸顯了自然景觀的壯美,又寄寓了對獨立精神的崇尚。整體上,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傳達出作者對自由、獨立精神的追求和贊美,給人以深思和啟迪。
“萬壑分煙高復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jiāng cān shān shuǐ héng zhóu huà yú xiù cái suǒ cáng èr shǒu
題江參山水橫軸畫俞秀才所藏二首
wàn hè fēn yān gāo fù dī, rén jiā suí chù yǒu chái fēi.
萬壑分煙高復低,人家隨處有柴扉。
cǐ zhōng zhǐ qiàn chén jū shì, qiān rèn gǎng tóu yī zhèn yī.
此中只欠陳居士,千仞崗頭一振衣。
“萬壑分煙高復低”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