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又東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明朝又東去”全詩
江山逢勝絕,手筆恨荒唐。
城郭蒙籠近,汀州杳靄長。
明朝又東去,塵土入衣裳。
分類:
《過祿氏山齊》文同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祿氏山齊》是一首宋代文同所作的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過水得憑檻,
滿川皆夕陽。
江山逢勝絕,
手筆恨荒唐。
城郭蒙籠近,
汀州杳靄長。
明朝又東去,
塵土入衣裳。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經過祿氏山齊的景色和他內心的感受。詩人站在水邊的欄桿上,眺望著滿眼的夕陽。江山景色令人心醉,但同時也感到自己的才華與手筆無法表達這壯麗景色的美妙,對自己的文筆感到無奈和懊悔。城郭籠罩在近處,汀州的遠處籠罩著一片朦朧的靄氣。明天又將東去,塵土會沾染上他的衣裳。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內心情感,展現了詩人對壯麗景色的贊美與自我的反思。詩人通過"過水得憑檻"的描寫,展示了他站在水邊欄桿上的姿態,以及眺望夕陽的景象。"滿川皆夕陽"則表達了夕陽的輝煌照亮了整個河川,給人一種壯麗的感覺。然而,詩人在欣賞這美景的同時,也思考著自己的文學才華,覺得自己的手筆無法恰如其分地表達出這樣的景色之美,從而產生了對自己文筆的無奈和懊悔之情。
詩中的"城郭蒙籠近,汀州杳靄長"描繪了城市景觀的籠罩和遠處汀州的朦朧,給人一種暗示的意境。最后兩句"明朝又東去,塵土入衣裳"則表達了時間的流轉,明天又將到來,詩人也會向東繼續前行,而塵土則象征著時間的沉淀和歲月的痕跡,它們不可避免地沾染在詩人的衣裳上。
整首詩詞以簡潔而意境深遠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的情感和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展示了宋代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獨特感悟。
“明朝又東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lù shì shān qí
過祿氏山齊
guò shuǐ dé píng kǎn, mǎn chuān jiē xī yáng.
過水得憑檻,滿川皆夕陽。
jiāng shān féng shèng jué, shǒu bǐ hèn huāng táng.
江山逢勝絕,手筆恨荒唐。
chéng guō méng lóng jìn, tīng zhōu yǎo ǎi zhǎng.
城郭蒙籠近,汀州杳靄長。
míng cháo yòu dōng qù, chén tǔ rù yī shang.
明朝又東去,塵土入衣裳。
“明朝又東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