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不乏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朝廷不乏材”全詩
恨不從山簡,欣然見老萊。
功名身已老,交舊首空回。
早晚依劉去,朝廷不乏材。
分類:
作者簡介(曾幾)
曾幾(1085--1166)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于政事。他的學生陸游替他作《墓志銘》,稱他“治經學道之余,發于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后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閑雅清淡。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輯自《永樂大典》。
《次曾宏甫見寄韻》曾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曾宏甫見寄韻》是宋代曾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剖符舒子國,
蠟屐皖公臺。
恨不從山簡,
欣然見老萊。
功名身已老,
交舊首空回。
早晚依劉去,
朝廷不乏材。
詩意:
這首詩以曾幾自謙的口吻,表達了他對朝廷任用人才的思考和對自己身份地位的思索。他剖析了符命,解讀了國家的政治局勢。他希望能夠以清廉簡樸的方式為國家盡職盡責,但卻無法去從事國家大事。他對于能夠與老萊先生相見感到欣喜,老萊可能是一個有智慧、有見識的長者,曾幾對他的見面充滿了期待和愉悅。然而,曾幾深感自己的功名已經老去,他與過去的朋友交往,但卻感到歸首無用。他思考著早晚會依附于劉家(劉宋朝的皇室),因為朝廷中并不缺乏人才。
賞析:
這首詩詞展示了作者的清廉正直和對前途的思考。他以自謙的態度剖析政治局勢,表達了對國家的憂慮和對清廉官員的向往。盡管他渴望為國家盡職盡責,但在朝廷中并沒有得到機會。他的欣喜之情表現在與老萊先生的相見上,這可能代表了他對智慧和經驗的崇敬。然而,作者在詩中也透露出對功名已經老去的失落和對過去友誼的歸首無用的疑慮。最后,他表達了早晚會依附于劉宋朝的觀點,意味著他認為朝廷中仍然有許多有才能的人。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現了作者對政治現實的思考和對個人境遇的矛盾感。通過對功名和友誼的反思,曾幾表達了對清廉官員的向往和對自身處境的憂慮。這首詩詞給人以深思,并反映了宋代士人的思想與情感。
“朝廷不乏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céng hóng fǔ jiàn jì yùn
次曾宏甫見寄韻
pōu fú shū zi guó, là jī wǎn gōng tái.
剖符舒子國,蠟屐皖公臺。
hèn bù cóng shān jiǎn, xīn rán jiàn lǎo lái.
恨不從山簡,欣然見老萊。
gōng míng shēn yǐ lǎo, jiāo jiù shǒu kōng huí.
功名身已老,交舊首空回。
zǎo wǎn yī liú qù, cháo tíng bù fá cái.
早晚依劉去,朝廷不乏材。
“朝廷不乏材”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