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節已如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佳節已如許”全詩
佳節已如許,衰年將若何。
雨風增落寞,戚友斷經過。
問訊庖廚內,猶堪一洗磨。
分類:
作者簡介(曾幾)
曾幾(1085--1166)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于政事。他的學生陸游替他作《墓志銘》,稱他“治經學道之余,發于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后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閑雅清淡。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輯自《永樂大典》。
《春日二首》曾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日二首》是宋代文人曾幾的作品之一。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春日二首》
期望長壽三萬日,即使你也毫無多余。
美好的節日已經如此安排,那衰老的歲月將如何度過?
雨和風增添了凄涼,親朋好友已經逝去。
我愿意去問候廚房里的人,或許可以一洗磨難。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時光流轉和生命老去的思考和感嘆。詩中描繪了春日的景象,但作者卻用衰老和離別的意象來表達他對生命的擔憂和疑慮。
首句“期頤三萬日,政爾亦無多”表達了作者對長壽的期待,但他卻認識到人生的短暫和有限。即使是長壽的人,也沒有太多的時間可供浪費。
接下來的句子“佳節已如許,衰年將若何”通過對節日和衰老的對比,突顯了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性。美好的節日已經過去,而衰老的歲月還在不斷逼近,作者對于光陰的流逝感到無奈和焦慮。
“雨風增落寞,戚友斷經過”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于離別和失去的感傷。雨和風象征著寂寞和凄涼,而親朋好友的離去更加加深了這種感覺。
最后兩句“問訊庖廚內,猶堪一洗磨”表達了作者對于庖廚的向往和期待。庖廚是廚房的意思,這里可能是指作者向往樸實而寧靜的生活,通過與庖廚交談,可以洗滌心靈的煩擾和磨難。
整首詩既有對時間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思考,也有對離別和寂寞的感傷,同時也透露出對于平淡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比,作者展現了對于人生意義的思索和對于珍惜當下的呼喚。
“佳節已如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rì èr shǒu
春日二首
qī yí sān wàn rì, zhèng ěr yì wú duō.
期頤三萬日,政爾亦無多。
jiā jié yǐ rú xǔ, shuāi nián jiāng ruò hé.
佳節已如許,衰年將若何。
yǔ fēng zēng luò mò, qī yǒu duàn jīng guò.
雨風增落寞,戚友斷經過。
wèn xùn páo chú nèi, yóu kān yī xǐ mó.
問訊庖廚內,猶堪一洗磨。
“佳節已如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