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取次獻新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芙蓉取次獻新妝”全詩
不妨折取繁紅插,四海皆知兩鬢霜。
分類: 九日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丁酉重九日宿順昌步云閣絕句七首呈味道明府》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丁酉重九日宿順昌步云閣絕句七首呈味道明府》是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九月南州菊未黃,
芙蓉取次獻新妝。
不妨折取繁紅插,
四海皆知兩鬢霜。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丁酉重九日(農歷九月初九)夜宿順昌步云閣時的景象,以及對歲月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感慨。
首句“九月南州菊未黃”,表明九月時節,南方一帶的菊花尚未開放,暗示著秋天剛剛開始。這種景象和菊花的未開放形成了對時間的暗示,意味著歲月的流轉,人事的更迭。
第二句“芙蓉取次獻新妝”,芙蓉是一種花卉,常用來比喻美女。這里芙蓉“取次獻新妝”,暗示著美麗的女子在一次又一次地打扮和裝飾自己。這里可以將芙蓉的妝容與人的容顏相對應,強調了時間的流轉和人的變化。
第三句“不妨折取繁紅插”,表示對美好事物的欣賞和珍惜。在歲月的流轉中,作者表示不妨折下這些盛開的花朵,插在身邊,以增添生活的美好。這也表達了對瞬息即逝的美好時光的珍惜和把握。
最后一句“四海皆知兩鬢霜”,揭示了歲月的無情和人的衰老。四海皆知意味著人們都會經歷歲月的變遷和衰老的過程。兩鬢霜則是指白發,是衰老的象征。通過對自身的感慨,作者表達了對時間的敬畏和對生命的思考。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菊花未開放和芙蓉妝飾、折取花朵和白發的形象,表達了對時間流逝和人生變遷的感慨。詩人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將這些意象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生的描繪,表達了對時間的婉約思考和對生命的深刻感悟。
“芙蓉取次獻新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īng yǒu chóng jiǔ rì sù shùn chāng bù yún gé jué jù qī shǒu chéng wèi dào míng fǔ
丁酉重九日宿順昌步云閣絕句七首呈味道明府
jiǔ yuè nán zhōu jú wèi huáng, fú róng qǔ cì xiàn xīn zhuāng.
九月南州菊未黃,芙蓉取次獻新妝。
bù fáng zhé qǔ fán hóng chā, sì hǎi jiē zhī liǎng bìn shuāng.
不妨折取繁紅插,四海皆知兩鬢霜。
“芙蓉取次獻新妝”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