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墜絮飐萍生細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墜絮飐萍生細浪”全詩
墜絮飐萍生細浪,驚魚避鷺沒深潭。
入荷似覺傍無岸,穿石方知上有巖。
卻憑朱樓同望海,一規寒玉帖西南。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方湖泛舟得南字》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方湖泛舟得南字》
朝代:宋代
作者:劉克莊
湖波煙雨綠如藍,
小{左舟右定}閑攜客二三。
墜絮飐萍生細浪,
驚魚避鷺沒深潭。
入荷似覺傍無岸,
穿石方知上有巖。
卻憑朱樓同望海,
一規寒玉帖西南。
中文譯文:
湖水波瀾起伏,煙雨籠罩之下,水面呈現出翠綠色,如同蔚藍的天空。
我乘坐著小舟,左右靠近著兩個碼頭,悠閑地帶著兩三位客人。
漂浮的柳絮和浮萍在細小的浪花中生長,驚起的魚兒躲避著盤旋的鷺鳥,不見了它們的蹤影。
當我駛入荷葉的叢中,感覺仿佛船身旁已無岸可依靠,而穿過石隙才知道上方有巖石。
然而,我仍然憑借著朱色樓閣一同眺望大海,用一把冰冷的玉帖測量西南方的距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劉克莊泛舟在方湖上的景色和心境。詩中運用了細膩的描寫手法,將湖波、雨霧、綠色和藍天相互交織,展現了一幅寧靜而美麗的湖景畫面。
詩人乘坐小舟,與幾位客人一同欣賞湖景,表達了一種悠閑自在的心境。湖面上的柳絮和浮萍在微小的浪花中搖曳生長,展示了自然界的細膩之美。同時,驚起的魚兒躲避盤旋的鷺鳥,使得湖水更顯深邃和神秘。
詩中描述了作者船行至荷葉叢中的情景,給人以無邊無際的感覺,仿佛身處無岸之中。然而,當船穿過石隙時,才發現上方有巖石,這種轉折揭示了隱藏在表象之下的真相,寓意人生中的未知和變化。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憑借朱色樓閣遠眺大海的情景,以及他用冰冷的玉帖測量西南方的距離。這部分意象象征著詩人的遠大抱負和對未來的探索。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方湖上的美景和詩人內心的寧靜與追求,同時蘊含了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墜絮飐萍生細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āng hú fàn zhōu dé nán zì
方湖泛舟得南字
hú bō yān yǔ lǜ rú lán, xiǎo zuǒ zhōu yòu dìng xián xié kè èr sān.
湖波煙雨綠如藍,小{左舟右定}閑攜客二三。
zhuì xù zhǎn píng shēng xì làng, jīng yú bì lù méi shēn tán.
墜絮飐萍生細浪,驚魚避鷺沒深潭。
rù hé shì jué bàng wú àn, chuān shí fāng zhī shàng yǒu yán.
入荷似覺傍無岸,穿石方知上有巖。
què píng zhū lóu tóng wàng hǎi, yī guī hán yù tiē xī nán.
卻憑朱樓同望海,一規寒玉帖西南。
“墜絮飐萍生細浪”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