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說愁吟對菊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只說愁吟對菊花”全詩
壯身謾托三公府,歸夢難尋萬里家。
投驛暮山燈照葉,待潮秋渡棹粘沙。
軍中記室能相問,只說愁吟對菊花。
分類:
作者簡介(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送葉卿還隴西公幕兼簡周軍咨》高啟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葉卿還隴西公幕兼簡周軍咨》是明代詩人高啟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落石關城動鼓笳,
遠游憐汝尚無涯。
壯身謾托三公府,
歸夢難尋萬里家。
投驛暮山燈照葉,
待潮秋渡棹粘沙。
軍中記室能相問,
只說愁吟對菊花。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送別葉卿歸隴西公幕兼簡周軍咨的情景。詩人在詩中表達了對葉卿遠行的思念之情,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壯志難酬的心境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詩人通過描繪夜晚投宿的景象,以及等待潮水退去才能渡河的情景,表達了自己在旅途中的孤寂和不安。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送別的場景,通過描寫具體的細節,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情感。詩中的"落石關城動鼓笳"一句,形象地描繪了送別的熱鬧場面,表達了詩人對葉卿的懷念之情。"壯身謾托三公府,歸夢難尋萬里家"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壯志難酬的無奈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投驛暮山燈照葉,待潮秋渡棹粘沙"這兩句,描繪了詩人在旅途中的孤寂和不安,以及等待的漫長。最后兩句"軍中記室能相問,只說愁吟對菊花"則表達了詩人在軍中的心情,以及對菊花的傾訴。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葉卿的思念、對家鄉的思念以及在旅途中的孤寂和不安之情,展現了明代士人的情感世界和對人生的思考。
“只說愁吟對菊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è qīng hái lǒng xī gōng mù jiān jiǎn zhōu jūn zī
送葉卿還隴西公幕兼簡周軍咨
luò shí guān chéng dòng gǔ jiā, yuǎn yóu lián rǔ shàng wú yá.
落石關城動鼓笳,遠游憐汝尚無涯。
zhuàng shēn mán tuō sān gōng fǔ, guī mèng nán xún wàn lǐ jiā.
壯身謾托三公府,歸夢難尋萬里家。
tóu yì mù shān dēng zhào yè, dài cháo qiū dù zhào zhān shā.
投驛暮山燈照葉,待潮秋渡棹粘沙。
jūn zhōng jì shì néng xiāng wèn, zhǐ shuō chóu yín duì jú huā.
軍中記室能相問,只說愁吟對菊花。
“只說愁吟對菊花”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