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此冒霜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獨此冒霜艷”全詩
余甘自同薺,忘憂寧用萱。
有木皆剝實,何草不陳根。
獨此冒霜艷,芬郁滿中園。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和壽州宋待制九題其五秋香亭》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壽州宋待制九題其五秋香亭》是宋代梅堯臣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高樓上盛開著一叢叢的菊花,可用來盛放綠色的酒杯。
我甘愿像同薺一樣謙遜,忘卻憂愁,寧愿使用萱草。
所有的樹木都結滿了果實,為什么草葉不扎根生長呢?
唯有這片花園中的花朵冒著霜寒,散發出芬芳,充滿了園中的氣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秋天的景色為主題,通過婉約的筆觸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感悟和情感。詩人以高樓為視角,描述了盛開的菊花景象,菊花如此繁盛,可以用來盛放綠色的酒杯,展示了秋天的繁華和豐收之景。
接著,詩人以自謙的態度表達了自己甘愿像同薺一樣謙遜的心情,同薺是一種普通而謙遜的野草,詩人愿意放下憂愁,心境寧靜如萱草。這種態度體現了詩人對人生的豁達和對內心平靜的追求。
接下來,詩人使用對比的手法,提問為什么所有的樹木都結滿了果實,唯有草葉不扎根生長。這種對比凸顯了秋天的豐收和萬物成熟的景象,同時也暗示了人生中不同的境遇和命運的差異。
最后兩句描述了孤立在花園中的一朵花,這朵花冒著霜寒,仍然艷麗動人,散發著芬芳的氣息。這種形象表達了詩人對堅韌不拔的贊賞和對生命力的謳歌,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對自身堅強意志和積極向上的態度的映射。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秋天的景色為基礎,通過描繪自然景物與詩人內心情感的交融,表達了對秋天豐收和生命力的贊美,同時也反映了詩人積極向上、豁達開朗的人生態度。
“獨此冒霜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shòu zhōu sòng dài zhì jiǔ tí qí wǔ qiū xiāng tíng
和壽州宋待制九題其五秋香亭
gāo xuān shèng cóng jú, kě yǐ fàn lǜ zūn.
高軒盛叢菊,可以泛綠樽。
yú gān zì tóng jì, wàng yōu níng yòng xuān.
余甘自同薺,忘憂寧用萱。
yǒu mù jiē bō shí, hé cǎo bù chén gēn.
有木皆剝實,何草不陳根。
dú cǐ mào shuāng yàn, fēn yù mǎn zhōng yuán.
獨此冒霜艷,芬郁滿中園。
“獨此冒霜艷”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九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