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發事君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結發事君子”全詩
今朝別君思,歷亂如絲棼。
征仆尚顧侶,嘶馬猶索群。
相送不出壺,倚楹羨飛云。
日暮秋風急,雀聲檐上集。
并作千里愁,愁極翻成泣。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代內答》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代內答》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結發事君子,衣袂未嘗分。
我與君子結發為夫妻,從未分離過。
這句開篇描繪了詩人與某位君子的親密關系,結發為夫妻象征著他們的深厚情感和長久的相伴。
今朝別君思,歷亂如絲棼。
今天早晨與君分別,思念之情猶如紛亂的絲線。
這兩句表達了詩人與君子分別時的思念之情,將思念比作紛亂的絲線,形象地描繪了內心的激動和不安。
征仆尚顧侶,嘶馬猶索群。
即使在征戰之時,仆人還要回顧同伴,嘶鳴的戰馬仍然尋找著歸群。
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君子的忠誠和責任感,并通過比喻將自己比作忠實的仆人和戰馬,強調了對君子的依戀和不舍。
相送不出壺,倚楹羨飛云。
無法送君子出門,只能倚在楹柱上,羨慕飛翔的云彩。
這兩句表達了詩人無法親自送別君子的遺憾之情,只能倚靠在楹柱上,眺望著自由自在的云彩,進一步強調了分別的心情。
日暮秋風急,雀聲檐上集。
夕陽西下,秋風漸漸變得急促,雀鳥的叫聲停在屋檐上。
這兩句描繪了夕陽下秋天的景象,通過自然景物的變化來烘托出詩人內心的愁緒。
并作千里愁,愁極翻成泣。
種種憂愁匯聚成千里的愁思,愁苦達到極點時化為淚水。
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憂愁和悲傷,愁思堆積如山,悲傷之情無法抑制而化為淚水。
《代內答》表達了詩人對君子的深深思念和不舍之情。詩人通過描繪離別時的憂愁和內心的紛亂,表達了對君子的忠誠和依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通過描繪自然景物的變化以及情感的轉化,展示了詩人的情感世界和內心的痛苦。整首詩詞情感真摯,形象生動,給人以深深的感受。
“結發事君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i nèi dá
代內答
jié fà shì jūn zǐ, yī mèi wèi cháng fēn.
結發事君子,衣袂未嘗分。
jīn zhāo bié jūn sī, lì luàn rú sī fén.
今朝別君思,歷亂如絲棼。
zhēng pū shàng gù lǚ, sī mǎ yóu suǒ qún.
征仆尚顧侶,嘶馬猶索群。
xiāng sòng bù chū hú, yǐ yíng xiàn fēi yún.
相送不出壺,倚楹羨飛云。
rì mù qiū fēng jí, què shēng yán shàng jí.
日暮秋風急,雀聲檐上集。
bìng zuò qiān lǐ chóu, chóu jí fān chéng qì.
并作千里愁,愁極翻成泣。
“結發事君子”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