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雪滿山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積雪滿山寒”全詩
松柏凌高殿,莓苔封古壇。
客來清夜久,仙去白云殘。
明日開金箓,焚香更沐蘭。
作者簡介(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約唐玄宗開元五年(公元717年)出生,卒于唐代宗大歷五年(公元770年),潤州(今鎮江)丹陽人,著名詩人。先世居甘肅涇州。天寶十五年進士。曾官無錫尉,大歷初入河南節度使王縉幕,終左拾遺、右補闕。其詩清新飄逸,多飄泊之感。
《宿洞靈觀》皇甫冉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宿洞靈觀》是唐代皇甫冉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皇甫冉在洞靈觀宿營的情景。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孤煙靈洞遠,積雪滿山寒。
松柏凌高殿,莓苔封古壇。
客來清夜久,仙去白云殘。
明日開金箓,焚香更沐蘭。
詩意和賞析:
《宿洞靈觀》通過描繪洞靈觀的景象,展現了一種幽深的宇宙氛圍。孤獨的煙霧飄渺,洞靈觀深處遠離塵囂,給人一種寂靜的感覺。洞靈觀周圍的山上積雪累累,寒冷而蒼涼。皇甫冉用冷雪代表人事寂寞,特別強調其中的寒冷與孤寂。洞靈觀內的殿宇高聳,由松柏環抱,顯得更加威嚴肅穆。古壇上已被莓苔所覆蓋,顯示出歲月的沉淀和荒涼的景象。洞靈觀中的客人在清夜中久久不離去,可見他們對修道的追求和對心境的認同。仙人已去,白云仍在繚繞,仙人的身影如同仙云一般,離去了,但仙氣依然彌漫。詩詞末尾,明日將開啟金箓,焚香更沐蘭,暗示皇甫冉準備迎接新的一天,繼續修行并向仙人學習。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洞靈觀的景象,展現了一種宇宙氛圍和修道追求。同時也表達了對寂靜、孤獨和荒涼的渴望,以及對修行與仙人境界的向往。作者以簡練優美的語言,展現了一種寧靜和幽遠的意境,使人對洞靈觀的景象產生一種清麗的感受。這首詩詞表達了皇甫冉對自然、宇宙和修行境界的思考和向往,具有一定的哲理和生活情趣。
“積雪滿山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dòng líng guān
宿洞靈觀
gū yān líng dòng yuǎn, jī xuě mǎn shān hán.
孤煙靈洞遠,積雪滿山寒。
sōng bǎi líng gāo diàn, méi tái fēng gǔ tán.
松柏凌高殿,莓苔封古壇。
kè lái qīng yè jiǔ, xiān qù bái yún cán.
客來清夜久,仙去白云殘。
míng rì kāi jīn lù, fén xiāng gèng mù lán.
明日開金箓,焚香更沐蘭。
“積雪滿山寒”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