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爾長星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勸爾長星酒”全詩
狗掃不見跡,昭晰河漢橫。
河漢秋轉凈,箕斗垂光晶。
勸爾長星酒,收祲看太平。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八月十三日觀長星》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八月十三日觀長星》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梅堯臣。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長星彗云出,
天狗欲墮鳴。
狗掃不見跡,
昭晰河漢橫。
河漢秋轉凈,
箕斗垂光晶。
勸爾長星酒,
收祲看太平。
詩意:
這首詩以觀察天空的景象為主題,描繪了八月十三日的夜晚。長星和彗云出現,預示著天狗的嚎叫即將發生。然而,即使仔細搜尋,也無法找到天狗的蹤跡,但河漢星河卻清晰地橫亙在天空中。秋季的河漢星河變得更加明亮,箕斗星座的光輝閃耀。最后,詩人勸誡人們舉杯暢飲,以迎接和平的到來。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想象力的語言,通過觀察夜空的景象,表達了一種深邃的意境。長星和彗云的出現象征著某種不尋常的事件即將發生,而天狗的鳴叫更加強調了這種緊張感。然而,詩中提到狗掃不見跡,意味著人們無法直接察覺到這種變化,這使得河漢星河的出現顯得更加引人注目。河漢星河在秋季變得更加清晰,箕斗星座的光輝也更加閃耀,暗示著秋天的到來和變化的循環。最后,詩人以舉杯暢飲的方式,表達了對和平時代的期待和祝愿。
整首詩以景物描寫和象征意義相結合的方式,將自然景觀與人類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通過細膩的觀察和獨特的表達,詩人引發了讀者對自然和人生變化的思考,同時也傳遞了對和平與安寧的追求。
“勸爾長星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ā yuè shí sān rì guān zhǎng xīng
八月十三日觀長星
zhǎng xīng huì yún chū, tiān gǒu yù duò míng.
長星彗云出,天狗欲墮鳴。
gǒu sǎo bú jiàn jī, zhāo xī hé hàn héng.
狗掃不見跡,昭晰河漢橫。
hé hàn qiū zhuǎn jìng, jī dòu chuí guāng jīng.
河漢秋轉凈,箕斗垂光晶。
quàn ěr zhǎng xīng jiǔ, shōu jìn kàn tài píng.
勸爾長星酒,收祲看太平。
“勸爾長星酒”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