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延東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有意延東風”全詩
東風與雨至,染出枝上紅。
花底有小鳥,其字曰桃蟲。
既於桃得名,為桃言女工。
翦羅作舞衣,奉君歡莫窮。
舉杯無愧者,避世武陵翁。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通判桃花廳》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通判桃花廳》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梅堯臣。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西庭下種植了桃樹,希望能引來東風。
東風和雨水來臨,使樹上的花染上了紅色。
花底下有一只小鳥,它的名字叫做"桃蟲"。
它因在桃樹上生活而得名,被視為桃花女工。
剪下錦繡的絲綢制成舞衣,獻給君王,歡樂無盡。
舉起酒杯的人無愧于心,而避開塵世的武陵翁。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桃花廳的場景,展現了桃花盛開時的美麗景象。作者借桃花和東風的聯結,表達了對春天和生命力的贊美。桃蟲象征著桃花女工,它們以自己的努力為桃花增色添彩。詩中還提到了為君王剪制舞衣,以及舉起酒杯的人,這些都體現了歡樂和快樂的氛圍。最后,作者以武陵翁的形象來表示那些遠離塵世的人,暗示了追求寧靜和避世的情懷。
賞析:
《通判桃花廳》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桃花盛開的景象,展現了春天的生機和美好。通過桃蟲的形象,詩人表達了對桃花女工的贊美,揭示了勞動的價值和努力的成果。舞衣和舉杯的場景增添了歡樂氛圍,讓人感受到節日的喜慶和快樂。最后,武陵翁的形象以及對避世的提及,給詩詞增添了一絲淡淡的憂傷和離愁,表達了對寧靜與自由的向往。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描寫,展示了春天的美好和人們對歡樂的追求。它以桃花為主題,將自然景物與人文情感巧妙結合,展示了作者對生命力和美的贊美。這首詩詞既描繪了桃花盛開的景象,又表達了對勞動的敬意和對快樂的向往,以及對寧靜和避世的思考。整體上,這首詩詞在簡練中蘊含著豐富的意蘊,給人以愉悅和思考的空間。
“有意延東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ōng pàn táo huā tīng
通判桃花廳
zhǒng táo xī tíng xià, yǒu yì yán dōng fēng.
種桃西庭下,有意延東風。
dōng fēng yǔ yǔ zhì, rǎn chū zhī shàng hóng.
東風與雨至,染出枝上紅。
huā dǐ yǒu xiǎo niǎo, qí zì yuē táo chóng.
花底有小鳥,其字曰桃蟲。
jì yú táo dé míng, wèi táo yán nǚ gōng.
既於桃得名,為桃言女工。
jiǎn luó zuò wǔ yī, fèng jūn huān mò qióng.
翦羅作舞衣,奉君歡莫窮。
jǔ bēi wú kuì zhě, bì shì wǔ líng wēng.
舉杯無愧者,避世武陵翁。
“有意延東風”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