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高臺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送別高臺上”全詩
淮海思無窮,悠揚煙景中。
幸將仙子去,復與故人同。
高枕隨流水,輕帆任遠風。
鐘聲野寺迥,草色故城空。
送別高臺上,裴回共惆悵。
懸知白日斜,定是猶相望。
分類:
作者簡介(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約唐玄宗開元五年(公元717年)出生,卒于唐代宗大歷五年(公元770年),潤州(今鎮江)丹陽人,著名詩人。先世居甘肅涇州。天寶十五年進士。曾官無錫尉,大歷初入河南節度使王縉幕,終左拾遺、右補闕。其詩清新飄逸,多飄泊之感。
《與張補闕、王煉師自…留別趙員外裴補闕同賦雜題一首》皇甫冉 翻譯、賞析和詩意
《與張補闕、王煉師自…留別趙員外裴補闕同賦雜題一首》是唐代皇甫冉創作的一首詩。詩意表達了作者對于離別的感嘆和對友誼的珍惜之情。
該詩以春天臨近黃昏的時刻為背景,描述了朝朝春事將逝,泛泛行舟遠離的情景。作者在船上徜徉于悠揚的煙景之中,思緒被淮海無限的廣袤所吸引。幸運的是,作者有幸與仙子一同離去,與故友一同同行。
詩人躺在高枕之上,任由流水悠悠而去,任由輕帆風帶遠離。此時,遠處野寺的鐘聲顯得清晰而孤寂,故城的草色已無痕跡。在送別的高臺上,裴回與趙員外感到相互的惆悵。雖然白日斜照,但他們仍然相互望著對方。
這首詩通過描繪離別時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友誼和珍貴時刻的思念和惋惜之情。作者用悠遠的煙景、流水和輕帆的情景,以及淡淡的憂愁色彩,詩意中融入了對離別和時光的感知,使得整個詩意顯得深遠而悠然。
“送別高臺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zhāng bǔ quē wáng liàn shī zì liú bié zhào yuán wài péi bǔ quē tóng fù zá tí yī shǒu
與張補闕、王煉師自…留別趙員外裴補闕同賦雜題一首
zhāo zhāo chūn shì wǎn, fàn fàn xíng zhōu yuǎn.
朝朝春事晚,泛泛行舟遠。
huái hǎi sī wú qióng, yōu yáng yān jǐng zhōng.
淮海思無窮,悠揚煙景中。
xìng jiāng xiān zǐ qù, fù yǔ gù rén tóng.
幸將仙子去,復與故人同。
gāo zhěn suí liú shuǐ, qīng fān rèn yuǎn fēng.
高枕隨流水,輕帆任遠風。
zhōng shēng yě sì jiǒng, cǎo sè gù chéng kōng.
鐘聲野寺迥,草色故城空。
sòng bié gāo tái shàng, péi huí gòng chóu chàng.
送別高臺上,裴回共惆悵。
xuán zhī bái rì xié, dìng shì yóu xiāng wàng.
懸知白日斜,定是猶相望。
“送別高臺上”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