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嘆勞生祗自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每嘆勞生祗自傷”全詩
氣候愈寒人愈北,不如征鴈解隨陽。
分類:
作者簡介(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過寒二首》歐陽修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寒二首》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寒冷的北方旅行時的感受和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身驅漢馬踏胡霜,
每嘆勞生祗自傷。
氣候愈寒人愈北,
不如征鴈解隨陽。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作者自身的旅行經歷為背景,表達了他對北方寒冷氣候的感嘆和思考。
首句“身驅漢馬踏胡霜”,描繪了作者身處北方,騎著漢馬穿越寒霜的景象。這一句中的“胡霜”指的是北方的寒冷霜凍,通過描寫作者親身經歷的方式,展現了北方嚴寒的環境。
第二句“每嘆勞生祗自傷”,表達了作者對自身辛勞的感嘆。在北方的艱苦環境下旅行,作者感到疲憊和痛苦,但他的嘆息只能自己理解,無法與他人分享。
第三句“氣候愈寒人愈北”,通過對氣候和地理的思考,作者認為隨著氣候的變冷,人們的遷徙方向也越往北方。這句話反映了北方氣候對人們行為的影響。
最后一句“不如征鴈解隨陽”,表達了作者對自由自在的鴻雁的羨慕之情。鴻雁可以隨著陽光的指引自由遷徙,而人類卻受制于氣候和環境的限制。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北方寒冷的環境和作者的感受,表達了對自由和舒適生活的向往。同時,詩中也蘊含了對人類處境的思考,暗示了人們在面對困境時的無奈和無力感。
“每嘆勞生祗自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hán èr shǒu
過寒二首
shēn qū hàn mǎ tà hú shuāng, měi tàn láo shēng zhī zì shāng.
身驅漢馬踏胡霜,每嘆勞生祗自傷。
qì hòu yù hán rén yù běi, bù rú zhēng yàn jiě suí yáng.
氣候愈寒人愈北,不如征鴈解隨陽。
“每嘆勞生祗自傷”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