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漢褒斜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梁漢褒斜險”全詩
家臨越山下,帆入海潮頭。
岸柳行稍盡,江蓴歸漸秋。
故鄉看衣錦,寧羨李膺舟。
分類:
作者簡介(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鄭十一先輩赴四明暮》歐陽修 翻譯、賞析和詩意
《鄭十一先輩赴四明暮》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鄭十一先輩離鄉背井,遠赴四明的情景,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和對遠行者的羨慕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梁漢褒斜險,夫君畏遠游。
家臨越山下,帆入海潮頭。
岸柳行稍盡,江蓴歸漸秋。
故鄉看衣錦,寧羨李膺舟。
詩詞的意境主要圍繞著鄭十一先輩的離鄉之行展開。首先,詩中提到了梁漢褒,這是指梁山和漢水,暗示了旅途的險阻。夫君畏遠游,表達了鄭十一先輩對遠行的擔憂和畏懼。
接下來,詩中描繪了家臨越山下,帆入海潮頭的景象,表現了鄭十一先輩離開家鄉,踏上遠行的船只。岸柳行稍盡,江蓴歸漸秋,通過描寫岸邊柳樹凋謝和江中蓴菜漸漸凋零的景象,表達了離別的傷感和時光的流逝。
最后兩句“故鄉看衣錦,寧羨李膺舟”,表達了鄭十一先輩對故鄉的思念和對李膺舟(李膺是宋代宰相)的羨慕之情。故鄉看到他們離開后的衣錦還鄉,而自己卻仍在遠行之中,心生羨慕之情。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離鄉背井的情景,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和對遠行者的羨慕之情,展現了離別的傷感和時光的流逝。同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增添了詩詞的意境和情感色彩。
“梁漢褒斜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ng shí yī xiān bèi fù sì míng mù
鄭十一先輩赴四明暮
liáng hàn bāo xié xiǎn, fū jūn wèi yuǎn yóu.
梁漢褒斜險,夫君畏遠游。
jiā lín yuè shān xià, fān rù hǎi cháo tóu.
家臨越山下,帆入海潮頭。
àn liǔ xíng shāo jǐn, jiāng chún guī jiàn qiū.
岸柳行稍盡,江蓴歸漸秋。
gù xiāng kàn yī jǐn, níng xiàn lǐ yīng zhōu.
故鄉看衣錦,寧羨李膺舟。
“梁漢褒斜險”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八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