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移擁筆素心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符移擁筆素心非”全詩
青云有路那足顧,白發滿頭胡不歸。
永日杜門無俗客,臨風隱幾得天機。
西山爽氣秋應好,恨不相從上翠微。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酬謝仲通初提舉崇福宮見寄》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酬謝仲通初提舉崇福宮見寄》是宋代司馬光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富壽安民舊學違,
符移擁筆素心非。
青云有路那足顧,
白發滿頭胡不歸。
永日杜門無俗客,
臨風隱幾得天機。
西山爽氣秋應好,
恨不相從上翠微。
詩意:
這首詩詞是司馬光寫給仲通的回信。詩中表達了司馬光對仲通的感激之情,同時也表達了他對自己學業的追求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他希望能夠追隨仲通的足跡,但因為種種原因,他無法實現這個愿望。他在家中閉門苦讀,追求自己的理想,但卻沒有機會與世俗交往。然而,他在這種隱居的環境中,卻能夠沉思天機,領悟到一些道理。他對西山秋天的景色贊美有加,同時也表達了對不能與仲通一同登上翠微山的遺憾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司馬光的情感和思考。他通過對自己學業的追求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展現了一個士人的內心世界。他的隱居生活使他能夠專心致志地研究學問,但也使他與世隔絕,無法與仲通一同分享成果。詩中的西山秋景,給人以寧靜和美好的感覺,同時也凸顯了司馬光內心的遺憾和不甘。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同時也展示了他對學問和理想的追求。
“符移擁筆素心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u xiè zhòng tōng chū tí jǔ chóng fú gōng jiàn jì
酬謝仲通初提舉崇福宮見寄
fù shòu ān mín jiù xué wéi, fú yí yōng bǐ sù xīn fēi.
富壽安民舊學違,符移擁筆素心非。
qīng yún yǒu lù nà zú gù, bái fà mǎn tóu hú bù guī.
青云有路那足顧,白發滿頭胡不歸。
yǒng rì dù mén wú sú kè, lín fēng yǐn jǐ dé tiān jī.
永日杜門無俗客,臨風隱幾得天機。
xī shān shuǎng qì qiū yīng hǎo, hèn bù xiāng cóng shàng cuì wēi.
西山爽氣秋應好,恨不相從上翠微。
“符移擁筆素心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