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波長不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寒波長不竭”全詩
縈紆通桂觀,隱見帶龍樓。
碧映千林曙,紅飄一葉秋。
寒波長不竭,歲歲奉宸游。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景福東廂詩·御溝》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景福東廂詩·御溝》是宋代司馬光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萬戶郁相鉤,枝分瑟瑟流。
縈紆通桂觀,隱見帶龍樓。
碧映千林曙,紅飄一葉秋。
寒波長不竭,歲歲奉宸游。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景福東廂的美景。詩中描述了郁郁蔥蔥的樹林,枝葉交織,像是流動的瑟瑟音樂。在這片樹林中,可以看到通向桂觀的曲折小徑,隱約可見帶有龍紋的樓閣。清晨,碧綠的樹影映照在千林之間,紅葉如雨飄落,宛如秋天的一片葉子。寒冷的波浪不斷流淌,歲歲都有皇帝來此游覽。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景福東廂的景色,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展現了宮廷生活的優雅和皇帝的威嚴。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枝分瑟瑟流、縈紆通桂觀等,使讀者仿佛置身于這片美景之中。同時,詩中也透露出歲歲奉宸游的寓意,表達了皇帝常年巡游的氣象和威嚴。整首詩以其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才華和對自然景色的熱愛。
“寒波長不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ǐng fú dōng xiāng shī yù gōu
景福東廂詩·御溝
wàn hù yù xiāng gōu, zhī fēn sè sè liú.
萬戶郁相鉤,枝分瑟瑟流。
yíng yū tōng guì guān, yǐn jiàn dài lóng lóu.
縈紆通桂觀,隱見帶龍樓。
bì yìng qiān lín shǔ, hóng piāo yī yè qiū.
碧映千林曙,紅飄一葉秋。
hán bō cháng bù jié, suì suì fèng chén yóu.
寒波長不竭,歲歲奉宸游。
“寒波長不竭”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