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翣喪容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柳翣喪容盛”全詩
清時獨長往,何日重來朝。
事與秋云斷,榮如曉夢消。
西風虎丘路,馬髫又岧峣。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宣徽使河東經略使鄭文肅公挽歌二首》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宣徽使河東經略使鄭文肅公挽歌二首》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柳翣喪容盛,江山故國遙。
清時獨長往,何日重來朝。
事與秋云斷,榮如曉夢消。
西風虎丘路,馬髫又岧峣。
中文譯文:
柳翣(指柳樹)凋謝的容顏盛開,江山故國遙遠。
在清明時節,我獨自前往,何時能再次回朝。
事情與秋云一樣消散,榮耀如同清晨的夢一般消失。
西風吹拂虎丘的道路,馬髫(指馬蹄)又崎嶇不平。
詩意:
這首詩詞是司馬光為了紀念鄭文肅公而寫的挽歌。鄭文肅公是司馬光的朋友,他在河東擔任宣徽使和經略使的職務。詩中表達了司馬光對鄭文肅公的思念之情以及對逝去榮光的感慨。柳樹凋謝象征著歲月的流逝,江山故國的遙遠則表達了離別之痛。詩人希望能夠重返朝廷,但卻不知何時才能實現。榮耀和夢境一樣短暫,很快就會消失。最后兩句描述了西風吹拂虎丘的道路,馬蹄又崎嶇不平,暗示了詩人在離別中的孤獨和困苦。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榮光和友誼的思念之情。通過描繪柳樹凋謝和江山故國的遙遠,詩人表達了對離別之痛的感受。詩中的清明時節和秋云斷事象征著時光的流逝和榮耀的短暫。最后兩句通過描寫西風吹拂虎丘的道路和馬蹄崎嶇不平,表達了詩人在離別中的孤獨和困苦。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深情的意境,展現了離別和時光流轉的主題,給人以深思和感傷之情。
“柳翣喪容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uān huī shǐ hé dōng jīng lüè shǐ zhèng wén sù gōng wǎn gē èr shǒu
宣徽使河東經略使鄭文肅公挽歌二首
liǔ shà sàng róng shèng, jiāng shān gù guó yáo.
柳翣喪容盛,江山故國遙。
qīng shí dú zhǎng wǎng, hé rì chóng lái cháo.
清時獨長往,何日重來朝。
shì yǔ qiū yún duàn, róng rú xiǎo mèng xiāo.
事與秋云斷,榮如曉夢消。
xī fēng hǔ qiū lù, mǎ tiáo yòu tiáo yáo.
西風虎丘路,馬髫又岧峣。
“柳翣喪容盛”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