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日驢馱不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歸日驢馱不起”全詩
徹底元無滲漏,旁觀但知皎潔。
有徒三百二百,木鉆漫鉆磐石。
或遇東海鯉魚,一棒令生羽翼。
其余兩兩三三,歸堂又要茶吃。
上人南來云水,因行不妨掉臂。
鳳山修水東西,靈草春來滿地。
但令己事相應,歸日驢馱不起。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送慧林明茶頭頌》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慧林明茶頭頌》是宋代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寫了慧林寺中的一位老人,把他比作盛滿雪的銀甕,清澈無瑕,只需旁觀就能感受到他的純潔。詩中還提到了慧林寺的弟子們,他們勤奮苦修,有的像木鉆一樣鉆磐石,有的甚至像遇到東海鯉魚一樣一棒令其生出羽翼。然而,他們依然保持著簡樸的生活,回到寺廟后還要享受茶食。詩人黃庭堅自稱上人南來,欣賞了慧林寺的山水景致,但他因為行程緊張無法耽擱,只能匆匆告別。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對修行之道的思考,認為只有與自己的事業相應,才能不辜負歸家的驢子。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慧林有一老人,
恰似銀甕盛雪。
徹底元無滲漏,
旁觀但知皎潔。
有徒三百二百,
木鉆漫鉆磐石。
或遇東海鯉魚,
一棒令生羽翼。
其余兩兩三三,
歸堂又要茶吃。
上人南來云水,
因行不妨掉臂。
鳳山修水東西,
靈草春來滿地。
但令己事相應,
歸日驢馱不起。
這首詩詞通過對慧林寺中一位老人的描寫,展示了他的純潔和不凡的修行。老人被比作盛滿雪的銀甕,清澈無瑕,只需旁觀就能感受到他的美好。詩中提到的徒弟們勤奮苦修,有的像木鉆一樣鉆磐石,有的甚至在遇到困境時也能頓悟,如同遇到東海鯉魚一棒令其生出羽翼。盡管他們修行刻苦,但回到寺廟后還是享受簡樸的茶食生活。
詩人黃庭堅自稱上人南來,贊美了慧林寺的山水景致,但因為行程緊張無法停留,只能匆匆告別。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對修行之道的思考,認為只有與自己的事業相應,才能不辜負歸家的驢子,意味著只有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才能回到家鄉。
這首詩詞抒發了對修行者純潔和勤奮的贊美,同時也呈現了詩人對修行之道的思考和對回歸本心的思念之情。通過描繪慧林寺和其中的修行者,詩人展示了一種追求精神凈化和內心寧靜的美好境界,同時也提醒人們要與自己的事業相應,做好自己的本分。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深邃的哲理,展現了宋代文人追求內心的寧靜與悟道的精神風貌。
“歸日驢馱不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huì lín míng chá tóu sòng
送慧林明茶頭頌
huì lín yǒu yī lǎo rén, qià sì yín wèng shèng xuě.
慧林有一老人,恰似銀甕盛雪。
chè dǐ yuán wú shèn lòu, páng guān dàn zhī jiǎo jié.
徹底元無滲漏,旁觀但知皎潔。
yǒu tú sān bǎi èr bǎi, mù zuān màn zuān pán shí.
有徒三百二百,木鉆漫鉆磐石。
huò yù dōng hǎi lǐ yú, yī bàng lìng shēng yǔ yì.
或遇東海鯉魚,一棒令生羽翼。
qí yú liǎng liǎng sān sān, guī táng yòu yào chá chī.
其余兩兩三三,歸堂又要茶吃。
shàng rén nán lái yún shuǐ, yīn xíng bù fáng diào bì.
上人南來云水,因行不妨掉臂。
fèng shān xiū shuǐ dōng xī, líng cǎo chūn lái mǎn dì.
鳳山修水東西,靈草春來滿地。
dàn lìng jǐ shì xiāng yìng, guī rì lǘ tuó bù qǐ.
但令己事相應,歸日驢馱不起。
“歸日驢馱不起”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