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恐九原公可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吾恐九原公可作”全詩
高文大冊書鴻烈,潤色論思禁林杰。
堂堂司直社稷臣,諫有用否不辱身。
勁氣坐中掩虎口,忠言天上嬰龍鱗。
忍能持祿保卒歲,歸去求田問四鄰。
今時此事久索漠,吾恐九原公可作。
我來回首行路難,城郭參差夕照閑。
風急饑烏噪喬木,孤墳牢落具茨山。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思賢》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思賢》是一首宋代黃庭堅創作的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對時局和自身命運的思考,表達了對忠誠和正直的追求。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思賢
楊家事業絕當時,
百家疏通問不疑。
高文大冊書鴻烈,
潤色論思禁林杰。
堂堂司直社稷臣,
諫有用否不辱身。
勁氣坐中掩虎口,
忠言天上嬰龍鱗。
忍能持祿保卒歲,
歸去求田問四鄰。
今時此事久索漠,
吾恐九原公可作。
我來回首行路難,
城郭參差夕照閑。
風急饑烏噪喬木,
孤墳牢落具茨山。
詩詞的中文譯文:
思念賢者
楊家的事業已經終結,
各家學派互通有無疑。
偉大文獻書籍宏偉,
潤色辯論思想禁林中杰出。
莊嚴的司直社稷臣,
諫言是否有用不辱身份。
堅定的氣節中掩藏著危險,
忠言如天空中孵化的小龍鱗片。
寧愿忍受俸祿度過末年,
歸去尋求田地問候四鄰。
如今這些事情久已冷落,
我擔心九原公不再有所作為。
我回首望去,行路艱難,
城郭參差夕陽下靜謐。
狂風呼嘯,饑餓的烏鴉囀叫在高大的樹木上,
孤墳破敗,具茨覆蓋山崗。
詩意和賞析:
《思賢》這首詩詞反映了黃庭堅對當時時局的憂慮和對個人命運的思考。詩中通過對楊家事業的絕望、百家學派的無能為力以及司直的孤獨和忠誠,表達了作者對忠誠和正直的追求。
詩中描繪了一個被腐敗和虛偽所籠罩的時代,表達了作者對官場的不滿和對政治體制的懷疑。黃庭堅通過描述司直的境遇,強調了忠誠和正直者在現實中常常受到壓制和犧牲的境況。
詩中的最后幾句通過描繪城郭的破敗和孤墳的凄涼,以及風聲中烏鴉的叫聲,表現出詩人對社會的憂慮和對個人命運的感慨。整首詩詞以悲涼的氣氛和深沉的情感,表達了作者對時代和自身遭遇的思考和反思。
《思賢》是黃庭堅對社會現實的抨擊和對個人命運的反思,表達了他對忠誠和正直的向往。這首詩詞通過對時代的揭示和對個人命運的思考,具有深刻的詩意和思想內涵,體現了黃庭堅作為一位文人的情懷和責任感。
“吾恐九原公可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ī xián
思賢
yáng jiā shì yè jué dāng shí, bǎi jiā shū tōng wèn bù yí.
楊家事業絕當時,百家疏通問不疑。
gāo wén dà cè shū hóng liè, rùn sè lùn sī jìn lín jié.
高文大冊書鴻烈,潤色論思禁林杰。
táng táng sī zhí shè jì chén, jiàn yǒu yòng fǒu bù rǔ shēn.
堂堂司直社稷臣,諫有用否不辱身。
jìn qì zuò zhōng yǎn hǔ kǒu, zhōng yán tiān shàng yīng lóng lín.
勁氣坐中掩虎口,忠言天上嬰龍鱗。
rěn néng chí lù bǎo zú suì, guī qù qiú tián wèn sì lín.
忍能持祿保卒歲,歸去求田問四鄰。
jīn shí cǐ shì jiǔ suǒ mò, wú kǒng jiǔ yuán gōng kě zuò.
今時此事久索漠,吾恐九原公可作。
wǒ lái huí shǒu xíng lù nán, chéng guō cēn cī xī zhào xián.
我來回首行路難,城郭參差夕照閑。
fēng jí jī wū zào qiáo mù, gū fén láo luò jù cí shān.
風急饑烏噪喬木,孤墳牢落具茨山。
“吾恐九原公可作”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一個 (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