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同嘆永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還同嘆永嘉”全詩
閱世魚行水,遺書鳥印沙。
齋孟香佛飯,法席雨天花。
時有清談勝,還同嘆永嘉。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次韻吉老知命同游青原二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吉老知命同游青原二首》是宋代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至人來有會,吾道本無家。
閱世魚行水,遺書鳥印沙。
齋孟香佛飯,法席雨天花。
時有清談勝,還同嘆永嘉。
詩意:
這位至高無上的人來與我會面,我道本無所歸屬。
觀世界如魚兒游水,留下書信如鳥兒在沙上留下印記。
在齋戒的孟月享用香飯,法席上的花朵在雨天中開放。
有時進行清談,勝過一同嘆息永嘉之事。
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黃庭堅與一位至高無上的人同游青原的情景,并表達了對清談和嘆息永嘉之事的思考和感慨。
詩的開頭,黃庭堅說到這位至人來與自己會面,表達了對這位高人的敬重和期待。接著,他說到自己的道不拘泥于任何特定的歸屬,強調了自己超越世俗的思想和境界。
第二聯描述了黃庭堅閱世的心境。他以魚游水、鳥印沙的形象,表達了自己在世間行走的自由和寬廣的視野,以及留下書信的印記,象征他的思想和智慧將留存于世。
第三聯描繪了黃庭堅在齋戒期間享用香飯的情景,表現了他的清修與虔誠。法席上的花朵在雨天中開放,暗示著他的修行得到了天地的祝福和回應。
最后一聯,黃庭堅提到清談和嘆息永嘉之事。清談指的是高雅的文人雅集,而永嘉是黃庭堅所在的時代,這里引申為對時代的感慨和嘆息。他說這些清談時刻勝過嘆息永嘉,表達了對清談時刻的珍視和對時代變遷的思考。
整首詩詞通過自然的意象和隱喻,展示了黃庭堅超脫塵世的心境和對人生、世事的思考。他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對至高無上的人、自然和人生的敬畏和思索,展現了宋代士人的風范和儒家思想的影響。
“還同嘆永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jí lǎo zhī mìng tóng yóu qīng yuán èr shǒu
次韻吉老知命同游青原二首
zhì rén lái yǒu huì, wú dào běn wú jiā.
至人來有會,吾道本無家。
yuè shì yú xíng shuǐ, yí shū niǎo yìn shā.
閱世魚行水,遺書鳥印沙。
zhāi mèng xiāng fú fàn, fǎ xí yǔ tiān huā.
齋孟香佛飯,法席雨天花。
shí yǒu qīng tán shèng, hái tóng tàn yǒng jiā.
時有清談勝,還同嘆永嘉。
“還同嘆永嘉”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