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逢銜骨方為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龜逢銜骨方為鶻”全詩
天上日清消螮蝀,海演風靜復爰居。
龜逢銜骨方為鶻,蘭不當門亦見鋤。
已發覆盆瞻睿圣,何因猶著故溪魚。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和早秋雨中書懷呈張鄧州》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早秋雨中書懷呈張鄧州》是宋代詩人黃庭堅的作品。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喜聞三徑被恩書,
五馬來歌塞里閭。
天上日清消螮蝀,
海演風靜復爰居。
龜逢銜骨方為鶻,
蘭不當門亦見鋤。
已發覆盆瞻睿圣,
何因猶著故溪魚。
詩意:
這首詩是黃庭堅寫給張鄧州的作品。詩人在早秋的雨中,懷著感慨和思念之情,寫下了這首詩,表達了對張鄧州的問候和思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雨景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運用象征手法,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
首節寫到詩人喜聞到張鄧州的來信,稱其為"恩書",表達了詩人對友人來信的喜悅之情。
第二節以"五馬來歌塞里閭"來形容張鄧州的到來,意為張鄧州的到來如同馬隊的奔騰和歌唱一般,給人以喜慶熱鬧的感覺。
第三節描繪了天空放晴,融化了融化了螮蝀(一種昆蟲),而海上的風也變得靜謐,使得居住在海邊的人們重新安居樂業。
第四節以"龜逢銜骨方為鶻"和"蘭不當門亦見鋤"運用象征手法,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情。龜在口中銜著骨頭才能飛翔,蘭花不在門前卻有人為之除草,暗喻詩人雖然與友人分隔兩地,但仍然對友人懷有深深的思念之情。
最后兩句"已發覆盆瞻睿圣,何因猶著故溪魚"表達了詩人對時光的感慨。已經有了發跡的詩人,仍然懷念從前在故鄉溪中捕魚的時光,暗示了詩人對過去的懷念和對如今境況的思考。
整首詩以雨景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運用象征手法,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展示了黃庭堅獨特的寫作風格和情感表達能力。
“龜逢銜骨方為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zǎo qiū yǔ zhōng shū huái chéng zhāng dèng zhōu
和早秋雨中書懷呈張鄧州
xǐ wén sān jìng bèi ēn shū, wǔ mǎ lái gē sāi lǐ lǘ.
喜聞三徑被恩書,五馬來歌塞里閭。
tiān shàng rì qīng xiāo dì dōng, hǎi yǎn fēng jìng fù yuán jū.
天上日清消螮蝀,海演風靜復爰居。
guī féng xián gǔ fāng wèi gǔ, lán bù dàng mén yì jiàn chú.
龜逢銜骨方為鶻,蘭不當門亦見鋤。
yǐ fā fù pén zhān ruì shèng, hé yīn yóu zhe gù xī yú.
已發覆盆瞻睿圣,何因猶著故溪魚。
“龜逢銜骨方為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仄韻) 入聲八黠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