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應似發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眉應似發長”全詩
楓梩搘酒甕,鸐風落琴床。
強效忘機者,斯人尚未忘。
萬里莓苔地,不見驅馳蹤。
唯開文字窗,時寫日月容。
竹韻漫蕭屑,草花徒織茸。
披霜入眾木,獨自識青松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題襄陽米芾祠》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襄陽米芾祠》是宋代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千峰映碧湘,
山峰映照在碧綠的湖水上,
真叟此中藏,
真正的智者就躲藏在這里,
飯不著石吃,
不需要靠石頭來充饑,
眉應似發長。
他的眉毛應該像發一樣長。
楓梩搘酒甕,
楓梩木扶著酒壇,
鸐風落琴床。
微風輕拂著落在琴床上。
強效忘機者,
能力強大的人忘記了塵世的煩惱,
斯人尚未忘。
這樣的人還沒有忘記。
萬里莓苔地,
遍布著苔蘚的廣闊土地,
不見驅馳蹤。
看不見馬車的痕跡。
唯開文字窗,
只有打開文字的窗戶,
時寫日月容。
才能書寫日月的容顏。
竹韻漫蕭屑,
竹子的音韻散落在空中,
草花徒織茸。
草花只能編織茸毯。
披霜入眾木,
霜披在眾多樹木上,
獨自識青松。
只有他獨自認識青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襄陽米芾祠為題材,描繪了祠堂的景色和其中的智者。詩人用簡練的文字,表達了自然景觀和智者的特質。
詩的前兩句描述了山峰映照在碧綠湖水上的美景,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和寧靜。接著,詩人提到真正的智者躲藏在這里,不需要物質的滋養,他們超越塵世,超越了物質的束縛。
詩的第四句表達了智者的卓越品質,他們的眉毛應該像發一樣長,暗示他們具有非凡的智慧和洞察力。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智者與酒壇和琴床的關系。智者能夠在安逸的環境中享受人生,不受外界的干擾。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智者與自然的關系。他們忘記了塵世的紛擾,看不見馬車的痕跡,只有通過打開文字的窗戶,書寫日月的容顏。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竹子和草花,展示了智者對自然的敏感和體驗。最后兩句表達了智者的獨特性和獨處的境地,他們能夠獨自認識青松,領悟自然的真諦。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智者超脫塵世的境界,以及他們與自然的和諧關系。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智者的特質,詩人表達了對智慧和自然的贊美,同時也傳達了一種寧靜和超然的心境。
“眉應似發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xiāng yáng mǐ fú cí
題襄陽米芾祠
qiān fēng yìng bì xiāng, zhēn sǒu cǐ zhōng cáng, fàn bù zhe shí chī, méi yīng shì fā zhǎng.
千峰映碧湘,真叟此中藏,飯不著石吃,眉應似發長。
fēng lí zhī jiǔ wèng, dí fēng luò qín chuáng.
楓梩搘酒甕,鸐風落琴床。
qiáng xiào wàng jī zhě, sī rén shàng wèi wàng.
強效忘機者,斯人尚未忘。
wàn lǐ méi tái dì, bú jiàn qū chí zōng.
萬里莓苔地,不見驅馳蹤。
wéi kāi wén zì chuāng, shí xiě rì yuè róng.
唯開文字窗,時寫日月容。
zhú yùn màn xiāo xiè, cǎo huā tú zhī rōng.
竹韻漫蕭屑,草花徒織茸。
pī shuāng rù zhòng mù, dú zì shí qīng sōng
披霜入眾木,獨自識青松
“眉應似發長”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