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在澗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首在澗盤”全詩
清風不來過,歲晚蒿艾間。
古來百夫雄,白首在澗盤。
非關自取重,直為知人難。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以同心之言其臭如蘭為韻寄李子先》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以同心之言其臭如蘭為韻寄李子先》
朝代:宋代
作者:黃庭堅
吾子有嘉德,譬如含薰蘭。
清風不來過,歲晚蒿艾間。
古來百夫雄,白首在澗盤。
非關自取重,直為知人難。
中文譯文:
我親愛的朋友擁有崇高的品德,好比含有香氣的蘭花。
清風無法吹拂到你,因為時光已逝,夏秋之交已過去。
自古以來,有許多英勇之士,他們年老卻依然奮發在山澗之間。
這并不是為了自己的名譽,而是為了認識真正的人是多么困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黃庭堅寫給他的朋友李子先的贊頌之作。詩中表達了對李子先高尚品德的贊美和對他人難以理解的感慨。
首先,黃庭堅用蘭花來比喻李子先的嘉德,蘭花被視為高雅、清香的象征,因此詩人贊揚李子先具有崇高的品德。
其次,詩中提到清風無法吹拂到李子先,這里的清風可以理解為贊美和榮譽之風,而李子先卻沒有被這些表面的東西所動搖,他在歲月流轉中仍然保持著自己的清高。
接著,黃庭堅提到古代有許多英勇之士,他們年紀雖老,但仍然在山澗之間奮發努力。這句表達了對李子先堅持追求真理和追求真誠朋友的欽佩之情。
最后,黃庭堅指出這種追求并不是為了自己的名利,而是為了認識真正的人是多么困難。這句話反映了作者對人際關系的思考,認為真正的朋友難以得到,對真誠和高尚的追求是不容易的。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崇高的情感和贊美之辭,贊頌了李子先的品德和追求,并表達了對人際關系的深思和體悟。通過對嘉德和真誠的贊美,詩人呈現了一種高尚的情感境界,同時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對人生和人際關系的思考。
“白首在澗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ǐ tóng xīn zhī yán qí chòu rú lán wèi yùn jì lǐ zǐ xiān
以同心之言其臭如蘭為韻寄李子先
wú zi yǒu jiā dé, pì rú hán xūn lán.
吾子有嘉德,譬如含薰蘭。
qīng fēng bù lái guò, suì wǎn hāo ài jiān.
清風不來過,歲晚蒿艾間。
gǔ lái bǎi fū xióng, bái shǒu zài jiàn pán.
古來百夫雄,白首在澗盤。
fēi guān zì qǔ zhòng, zhí wèi zhī rén nán.
非關自取重,直為知人難。
“白首在澗盤”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