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駕時逢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枉駕時逢出”全詩
蔞蒿穿雪動,楊柳索春饒。
枉駕時逢出,新詩若見撩。
樽前遠湖樹,來飲莫辭遙。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次韻高子勉十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高子勉十首》是宋代文人黃庭堅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沙上步微暖,
思君剩欲招。
蔞蒿穿雪動,
楊柳索春饒。
枉駕時逢出,
新詩若見撩。
樽前遠湖樹,
來飲莫辭遙。
中文譯文:
微微暖風吹過沙灘,
思念君子只剩下招呼。
蔞蒿穿越雪地搖曳,
楊柳急切地期待春天的豐收。
徒然趕來,卻錯過了時機,
新詩若有機會展示。
樽前遠處是湖邊的樹,
你來喝酒,請不要推辭遠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黃庭堅對遠方朋友高子勉的思念之情。詩人感受到初春微暖的氣息,使他更加思念高子勉,渴望他的到來。詩中的"蔞蒿穿雪動,楊柳索春饒"表達了大自然的變化,蔞蒿冒著雪花苦苦支撐,楊柳則迫切地期待著春天的到來。這些景象與詩人內心的期盼相呼應,進一步強調了他對高子勉的思念之情。
然而,詩人也意識到時機的重要性,他感到自己白白錯過了與高子勉相聚的機會,因此用"枉駕時逢出"來形容自己徒勞的努力。他希望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新詩,與高子勉分享自己的心境和創作成果。
最后兩句"樽前遠湖樹,來飲莫辭遙"則是詩人對高子勉的邀請和歡迎。詩人說,在酒杯前遠處是湖邊的樹,表示他們可以在寬廣的湖畔一起飲酒,享受詩與酒的美好。他邀請高子勉前來共享,表示不要因為路途遙遠而推辭。
整首詩詞以溫暖的春意和思念之情為主題,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內心感受,展現了詩人對友誼和美好時刻的向往。它既是對友情的贊美,也是對生活情趣的追求,給人以溫馨、浪漫的感受。
“枉駕時逢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gāo zi miǎn shí shǒu
次韻高子勉十首
shā shàng bù wēi nuǎn, sī jūn shèng yù zhāo.
沙上步微暖,思君剩欲招。
lóu hāo chuān xuě dòng, yáng liǔ suǒ chūn ráo.
蔞蒿穿雪動,楊柳索春饒。
wǎng jià shí féng chū, xīn shī ruò jiàn liāo.
枉駕時逢出,新詩若見撩。
zūn qián yuǎn hú shù, lái yǐn mò cí yáo.
樽前遠湖樹,來飲莫辭遙。
“枉駕時逢出”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