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招提聽曉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竹里招提聽曉鶯”全詩
那知春暮長江上,竹里招提聽曉鶯。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寓寺八首》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寓寺八首》是張耒的一首詩詞,描述了作者病臥在淮陽太昊城寺廟中,經過牡丹叢時,不料聽到了春天的聲音。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病臥淮陽太昊城,
牡丹叢畔過清明。
那知春暮長江上,
竹里招提聽曉鶯。
中文譯文:
我病臥在淮陽太昊城,
在牡丹叢邊度過了清明。
誰知道春天的黃昏長江上,
竹林里的招提廟里傳來了黎明時的鶯聲。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病臥在淮陽太昊城寺廟中的情景。在清明時節,他經過牡丹叢時,突然聽到了春天的聲音。作者表現出對自然的敏感和對生命的感悟。盡管他身體虛弱,但他通過感受春天的到來,與大自然產生了共鳴,感嘆春光的美好。
賞析:
1. 這首詩以病臥淮陽太昊城為背景,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象和聲音,展示了作者對生命的熱愛和對自然的敏感。病榻上的作者通過牡丹叢和竹林中的聲音,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表現出了一種超越病痛的豁達心態。
2. 詩中的牡丹叢、長江和竹林等意象形象生動,展現了春天的景色。牡丹被視為中國傳統的美麗花卉,代表繁榮和富貴;長江象征著壯麗和永恒;竹林則象征著靜謐和清雅。這些意象的運用豐富了詩歌的表現力。
3. 詩中的"招提"指的是招提寺,這是一個佛教寺廟的名稱。作者聽到春天的聲音正是從竹林中傳來的招提廟的鶯聲,這種宗教意象與自然景色的結合,使詩歌具有一種超脫塵世、追求心靈寧靜的意味。
4.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色和聲音的描繪,傳達了作者在病榻上對生命和自然的感悟。盡管作者身處困境,但他通過感受春天的到來,展現了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美好的追求。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媒介,表達了對生命的肯定和對美的追求,給人以啟迪和慰藉。
總之,這首詩《寓寺八首》通過描繪作者病臥在寺廟中,卻能感受到春天的美好,表達了對生命的熱愛和對自然的敏感。通過自然景色和聲音的描繪,展示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以及對美好的追求。這首詩給人以啟迪,讓人感受到生命的無限價值和自然的美妙。
“竹里招提聽曉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ù sì bā shǒu
寓寺八首
bìng wò huái yáng tài hào chéng, mǔ dān cóng pàn guò qīng míng.
病臥淮陽太昊城,牡丹叢畔過清明。
nǎ zhī chūn mù cháng jiāng shàng, zhú lǐ zhāo tí tīng xiǎo yīng.
那知春暮長江上,竹里招提聽曉鶯。
“竹里招提聽曉鶯”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