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蒹葭晚渡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雨蒹葭晚渡遙”全詩
山圍粉堞青屏合,橋跨長淮百艦牢。
爭戰往年空故國,登臨行客嘆前朝。
青旗試問誰家酒,風雨蒹葭晚渡遙。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晚發壽春浮橋望壽陽樓懷古》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晚發壽春浮橋望壽陽樓懷古》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煙水蒼茫古岸高,危樓縹緲枕波濤。
山圍粉堞青屏合,橋跨長淮百艦牢。
爭戰往年空故國,登臨行客嘆前朝。
青旗試問誰家酒,風雨蒹葭晚渡遙。
譯文:
煙霧籠罩著蒼茫的古岸高聳,危樓在迷蒙中與波濤相依。
山巒環繞,粉墻青屏相融合,橋橫跨長淮,百艦牢固。
往年的爭戰只留下空蕩的故國,登臨的行客嘆息著前朝的輝煌。
問一問飄揚的青旗,屬于哪家的美酒?風雨中,蒹葭草晚渡漫長而遙遠。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登臨壽春浮橋,望著壽陽樓,懷念過去的輝煌和戰亂帶來的破碎。煙霧籠罩的古老岸邊高聳,危樓在迷蒙的景色中與波濤相伴。山巒環繞,粉墻青屏相融合,橋橫跨長淮,百艦穩固地停泊。然而,過去的戰亂已經使故國空蕩,登臨的行客不禁感嘆前朝的輝煌消逝。詩末,作者通過詢問飄揚的青旗,表達了對往事的思念與追問,同時風雨中的蒹葭草晚渡象征著離別的遙遠與漫長。
賞析:
這首詩詞以壽春浮橋和壽陽樓為背景,通過描繪景物和抒發情感,展現了作者對過去輝煌的懷念和對戰亂帶來的傷痛的思考。詩中運用了煙霧籠罩、危樓縹緲等形象描寫,營造出一種迷蒙而古老的氛圍。山巒圍繞、橋橫跨長淮的描寫,展示了壽春浮橋和壽陽樓的壯麗景色。而爭戰往年空故國、登臨行客嘆前朝等句子,則表達了作者對過去輝煌和戰亂所帶來的痛苦的回憶。最后,作者通過青旗試問誰家酒的問句,表達了對往事的思念與追問,同時風雨蒹葭晚渡遙的描寫,增加了離別的傷感和遙遠感。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一種思緒萬千的感覺,引發人們對歷史和人生的思考。
“風雨蒹葭晚渡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fā shòu chūn fú qiáo wàng shòu yáng lóu huái gǔ
晚發壽春浮橋望壽陽樓懷古
yān shuǐ cāng máng gǔ àn gāo, wēi lóu piāo miǎo zhěn bō tāo.
煙水蒼茫古岸高,危樓縹緲枕波濤。
shān wéi fěn dié qīng píng hé, qiáo kuà zhǎng huái bǎi jiàn láo.
山圍粉堞青屏合,橋跨長淮百艦牢。
zhēng zhàn wǎng nián kōng gù guó, dēng lín xíng kè tàn qián cháo.
爭戰往年空故國,登臨行客嘆前朝。
qīng qí shì wèn shuí jiā jiǔ, fēng yǔ jiān jiā wǎn dù yáo.
青旗試問誰家酒,風雨蒹葭晚渡遙。
“風雨蒹葭晚渡遙”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