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檣裊裊似當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連檣裊裊似當時”全詩
昨日橋邊系船客,南來北去知為誰。
他鄉異縣各風物,游子居人長別離。
嘆息東城修竹寺,塵埃漫滅十年題。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泊舟永城西寺下有感》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泊舟永城西寺下有感》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春水沄沄何處盡,
連檣裊裊似當時。
昨日橋邊系船客,
南來北去知為誰。
詩詞的中文譯文:
春天的水流向何處消失,
船帆依然婉約,仿佛還停在當年。
昨天,橋邊系著船的旅客,
南來北去,誰知道他們是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泊舟永城西寺下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離別和流逝時光的感慨。詩中的春水沄沄,形容了水流的寬廣和無邊無際,暗喻著人生的無常和變幻。連檣裊裊,形容船帆輕盈婉約,勾起了作者對過去時光的回憶。
詩的第三、四句描述了作者在橋邊看到系著船的旅客,他們來自南方,又去往北方,但作者并不知道他們的身份和目的地。這種陌生的離別和相逢,使作者感嘆人世間的無常和變遷。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作者對離別和流逝時光的嘆息。他提到了東城修竹寺,暗示著時間的流逝和塵世的變遷。十年的光陰已經過去,塵埃漫滅,但作者的思念和感慨卻依然存在。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物的離別來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人事變遷的感慨。同時,通過對東城修竹寺的提及,詩人也表達了對宗教信仰和修行之地的思念和敬重。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現了作者對人生和時光的思考和感慨,給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共鳴。
“連檣裊裊似當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ō zhōu yǒng chéng xī sì xià yǒu gǎn
泊舟永城西寺下有感
chūn shuǐ yún yún hé chǔ jǐn, lián qiáng niǎo niǎo shì dāng shí.
春水沄沄何處盡,連檣裊裊似當時。
zuó rì qiáo biān xì chuán kè, nán lái běi qù zhī wèi shuí.
昨日橋邊系船客,南來北去知為誰。
tā xiāng yì xiàn gè fēng wù, yóu zǐ jū rén zhǎng bié lí.
他鄉異縣各風物,游子居人長別離。
tàn xī dōng chéng xiū zhú sì, chén āi màn miè shí nián tí.
嘆息東城修竹寺,塵埃漫滅十年題。
“連檣裊裊似當時”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