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在封侯得失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乃在封侯得失間”全詩
董生明經守正直,白首區區相侯國。
參差世事足嗟嘆,我笑群兒較目前。
可能董子之榮辱,乃在封侯得失間。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有感三首》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有感三首》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耒。這首詩詞描述了郁城的故事,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郁城本自貳師謀,
騎士拔劍猶封候。
董生明經守正直,
白首區區相侯國。
參差世事足嗟嘆,
我笑群兒較目前。
可能董子之榮辱,
乃在封侯得失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郁城為背景,通過描繪不同人物的命運和境遇,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首先,詩中提到了郁城本來是一個有著雄心壯志的人,曾經有過謀略和計劃。然而,他最終成為了一名騎士,雖然拔劍成名,但仍然只是一個封候的身份。這表明了郁城的抱負和努力,但也暗示了他的局限和不完美。
接著,詩中提到了董生,他以明經守正直而聞名。然而,他白發蒼蒼,只能在區區的封侯國度里做官。這揭示了董生的忠誠和正直,但也暗示了他在官場中的局限和無奈。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對世事的感嘆和對現實的嘲笑。作者認為世事參差不齊,令人嘆息,而他自己則以一種戲謔的態度看待群體之間的競爭。最后兩句表達了董子的榮辱可能取決于是否能得到封侯的地位,暗示了社會地位對個人命運的影響。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郁城和董生的描繪,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對社會現實的觀察。它呈現了人們在追求榮譽和地位的過程中所面臨的困境和局限,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社會現象的一種戲謔態度。
“乃在封侯得失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u gǎn sān shǒu
有感三首
yù chéng běn zì èr shī móu, qí shì bá jiàn yóu fēng hòu.
郁城本自貳師謀,騎士拔劍猶封候。
dǒng shēng míng jīng shǒu zhèng zhí, bái shǒu qū qū xiāng hóu guó.
董生明經守正直,白首區區相侯國。
cēn cī shì shì zú jiē tàn, wǒ xiào qún ér jiào mù qián.
參差世事足嗟嘆,我笑群兒較目前。
kě néng dǒng zi zhī róng rǔ, nǎi zài fēng hóu dé shī jiān.
可能董子之榮辱,乃在封侯得失間。
“乃在封侯得失間”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仄韻) 去聲十六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