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腥風接海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河水腥風接海濤”全詩
行客不知身世險,一窗春夢送輕舠。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如皋》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如皋》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雄狐假虎之林皋,
河水腥風接海濤。
行客不知身世險,
一窗春夢送輕舠。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雄狐在虎群中自居的場景,河水中彌漫著腥風,與海濤相接。行人們卻不知道自己身處險境,只有一扇窗戶透過春夢,送來了輕舟。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雄狐假虎之勢的比喻,表達了作者對時局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慨。雄狐代表著智慧和機智,而虎群則象征著權勢和威嚴。作者通過這個比喻,暗示了當時的政治環境,以及人們在權力面前的無知和無助。河水腥風接海濤的描寫,給人一種壓抑和危險的感覺,進一步強調了行人們對自身處境的無知。而一窗春夢送輕舟的意象,則表達了作者對希望和出路的渴望,暗示了在困境中仍有一線生機。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思想,通過比喻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觀察和對人生的思考。它既有深刻的政治寓意,又有對人性和命運的思考,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河水腥風接海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ú gāo
如皋
xióng hú jiǎ hǔ zhī lín gāo, hé shuǐ xīng fēng jiē hǎi tāo.
雄狐假虎之林皋,河水腥風接海濤。
xíng kè bù zhī shēn shì xiǎn, yī chuāng chūn mèng sòng qīng dāo.
行客不知身世險,一窗春夢送輕舠。
“河水腥風接海濤”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四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