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行幾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中原行幾日”全詩
問山在何處,云在徐邳間。
邳州山,徐州水,項籍不還韓信死。
龍爭虎斗不肯止,煙草漫漫青萬里。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望邳州》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望邳州》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中原行幾日,今日才見山。
問山在何處,云在徐邳間。
邳州山,徐州水,項籍不還韓信死。
龍爭虎斗不肯止,煙草漫漫青萬里。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文天祥游歷中原地區的情景。詩人在行走了一段時間后,終于看到了山巒的出現。他詢問山在何處,得到的回答是山在徐邳之間,而云則在山的周圍飄蕩。詩中提到了邳州的山和徐州的水,以及項籍不歸的韓信之死。詩人通過描繪山水和歷史人物的命運,表達了龍爭虎斗的場面不愿停止,煙草茂盛的景象遍布萬里的感嘆。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山水景色和歷史背景,展現了作者對歷史的關注和對戰亂時期的思考。通過山水的描繪,詩人表達了自己對于龍爭虎斗的戰亂景象的感嘆和不安。同時,詩中提到的邳州山和徐州水,以及項籍和韓信的命運,也暗示了歷史的變遷和人事的無常。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亂世的思考和對于和平的向往,展現了文天祥深邃的思想和獨特的藝術才華。
“中原行幾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àng pī zhōu
望邳州
zhōng yuán xíng jǐ rì, jīn rì cái jiàn shān.
中原行幾日,今日才見山。
wèn shān zài hé chǔ, yún zài xú pī jiān.
問山在何處,云在徐邳間。
pī zhōu shān, xú zhōu shuǐ, xiàng jí bù hái hán xìn sǐ.
邳州山,徐州水,項籍不還韓信死。
lóng zhēng hǔ dòu bù kěn zhǐ, yān cǎo màn màn qīng wàn lǐ.
龍爭虎斗不肯止,煙草漫漫青萬里。
“中原行幾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