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灞上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平生灞上游”全詩
春濃停野騎,夜宿敞云樓。
離別人誰在,經過老自休。
眼前今古意,江漢一歸舟。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懷灞上游》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懷灞上游》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的作品。詩中表達了詩人對過去歲月的懷念和對人生離別的痛苦,同時也表達了對江漢之地的眷戀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懷憶東陵道,我一生游歷過的灞上江源。
春天美麗而濃烈,我離開馬匹,靜靜地停下。
夜晚住在敞開的云樓上。
不知道和我分別的人,已經去向何方。
舊時的過往,如今都老了,只剩我孤獨休自己。
眼前所見的景象,包含著古今的意義。
江漢的河水泛起一艘歸來的船只。
詩意:詩人以懷念和留戀的心情,回憶起自己年少時沿著灞河流域的游歷。無論是春日風景的美麗,還是夜晚在高樓之上的宿息,都讓人回想起往昔的美好時光。然而,歲月如梭,離別的人已經不再相見,只剩下了孤獨的自我安慰。詩人以眼前的景色,勾勒出古今交融的意境。江漢的水流,一艘歸來的船只,象征著詩人對故鄉的眷戀和對歸途的渴望。
賞析:這首詩以感傷悲懷之情描繪了詩人對過去歲月和離別的思念之情。通過描繪春日、夜晚和江漢之景,詩人將自己描繪得孤獨而思考人生。生活的變遷讓他感到歲月的無情和離別的痛苦,然而他仍對故鄉的美景和過往的人事難以忘懷。這首詩以簡練而凄美的語言,展現了詩人的思想感情,并給讀者帶來深深的共鳴。
“平生灞上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ái bà shàng yóu
懷灞上游
chàng wàng dōng líng dào, píng shēng bà shàng yóu.
悵望東陵道,平生灞上游。
chūn nóng tíng yě qí, yè sù chǎng yún lóu.
春濃停野騎,夜宿敞云樓。
lí bié rén shuí zài, jīng guò lǎo zì xiū.
離別人誰在,經過老自休。
yǎn qián jīn gǔ yì, jiāng hàn yī guī zhōu.
眼前今古意,江漢一歸舟。
“平生灞上游”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